倫勃朗(1606—1669)是荷蘭著名古典油畫家,他傳世作品很多,但其中一些作品的真偽也一直存在爭論。為此,荷蘭在1968年成立了一個倫勃朗作品研究小組,專門用科技手段鑒定有爭議的倫勃朗作品的真偽,被公認為這方面的權威機構。
在荷蘭海牙有一幅倫勃朗的自畫像,畫筆生動,線條流暢,構思嚴謹,一直被認為是真品。但是,1912年在德國的紐倫堡又出現了一個同樣的倫勃朗自畫像,于是就產生了究竟哪幅畫像是真品的問題,人們稱作“海牙與紐倫堡自畫像之爭”。紐倫堡自畫像晚出,畫法較海牙自畫像粗糙,結構也不嚴謹,看起來是畫家一時沖動所畫,因此人們普遍認為海牙自畫像是真品。1982年,倫勃朗作品研究小組專門作出結論,紐倫堡自畫像是贗品,其后油畫專家普遍接受了這個看法,爭論似乎得到解決。
但是,科學家對此表示了懷疑,他們利用了倫勃朗作品研究小組做鑒定時還沒有的紅外掃描儀技術,分析了這兩幅自畫像,終于在1998年發現了一個新問題,即在海牙自畫像上實際上有一個人們肉眼難以看到的倫勃朗簽名,而紐倫堡自畫像上卻沒有。然而目前公認的事實是,倫勃朗從來不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這樣,以前一直被認為是倫勃朗經典之作的海牙自畫像就不能是真品了,人們反過來確信紐倫堡自畫像才是真品,盡管它在技巧上不如前者。而過去一直被專家贊揚備至的在海牙自畫像上表現出來的畫家技巧,其實是屬于一個仿制者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