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多年從事書畫保護工作,從文物保護角度出發,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經驗,提出幾點保護字畫的辦法,以供大家參考并與同行進行探討。
1、適當掛展,及時除塵
書畫藝術品的收藏和展示功能是并存的,如果只藏不展就失去了它的藝術欣賞價值。我國自古有春秋晾畫的習慣,因為這兩個季節比較適應書畫的通風與晾曬。在展陳期間,除了讓觀眾欣賞、品味作品的藝術性,還可以及時發現字畫在存放過程中不明顯的變化,如受潮、蟲蛀等。除此之外,要注意及時除塵,因為環境污染對書畫的損害非常大,尤其在城市里,汽車尾氣和工業污染使空氣中酸堿的含量比較高,有害氣體和細小塵埃懸浮于空中,日久天長沉積在畫面上,就會侵蝕畫面。一般說,一月除塵一次為佳,根據季節變化可適當延長或縮短。除塵方法:可用電吹風的自然風檔,將出風口與畫面成30度角,保持10—15厘米的距離,從右向左清掃;或將吸塵器開到低風檔,配以軟毛刷清掃,在清掃的過程中用吸塵器將塵埃吸走(使用此法要特別注意吸嘴與畫面的距離以及吸力的大小,以免誤傷作品);也可用雞毛撣輕輕清掃畫面。切不可用抹布一類物品擦拭畫面,因為在擦拭的過程中,細小灰塵會進入紙張的紋里,造成更大的損害。懸掛期間,要注意空氣的潮濕度,若遇陰雨連綿,空氣濕度特別大,字畫極易遭受霉菌侵害,潮濕的空氣會改變紙絹的物理結構,沉重的畫軸對畫面也會產生影響,此時最好將書畫卷收起來。如若書畫已經受潮,可將受潮輕的作品擺放到鋪有氈子的平案上,將室內溫度調整到22-25℃之間慢慢晾干。對受潮較為嚴重的或被雨水淋濕的作品,則要考慮重新揭裱,對作品上所留下的斑漬進行清洗,還作品本來面目。冬天取暖,加濕加香,都要倍加注意,字畫要與暖氣、煙筒等保持一定距離;夏日制冷,字畫要與空調的室內機保持較遠距離。太陽光對書畫的影響最大,因為紫外線可使畫面的顏料蛻變、分解,導致紙質老化。因此,在掛畫時,不能靠近窗戶,盡量避免太陽光直接照射畫面。白熾燈或熒光燈發出400—700nm(納米)可見光,雖說影響不大,但長時間近距離照射也能使書畫紙質老化變黃,所以,照明盡量選用低功率光源,字畫與光源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2、卷放得法,有張有弛
書畫作品長期處于工作狀態時,紙張要承受下垂的拉力和張力,使紙張的強度減弱,在懸掛、展示一段時間后,就應當安排其“休息、調整”。卷放就是使字畫處于休息的狀態,讓它恢復原來的拉力和張力。收卷前,首先要仔細觀察其表面有無變化,若有污染、霉斑、蟲蛀點等,應要送到有專業技術能力的機構或部門進行科學保護處理,以免損傷逐漸擴大。在收卷字畫時,要先松后緊——先輕松卷起后,再慢慢旋轉軸頭,把字畫卷實。用畫帶捆扎一定要適度,太松使畫卷松動,易被壓折;太緊使畫卷中間留下捆扎的痕跡,影響畫面整體美觀。總的說來,書畫作品掛展的時間都不宜太長,一年可掛展兩次,每次1—2個月。
3、科學入藏,永葆光輝
要想使字畫永葆“青春”,對藏置環境有嚴格的要求。首先是防蟲、防潮、防火,其次是控制和調節存放環境的溫、濕度,切忌高溫、高濕、重壓。 蠹魚(也稱衣魚、紙魚)是無翅昆蟲,一般蛀食書畫表面,特別危害糨糊粘貼處。煙草甲的幼蟲對書畫危害極大,喜歡在書畫中打洞,而自身藏于洞內。一般書畫防蟲多用驅避劑,常用的有衛生球、樟腦丸、對二氯化苯,這些物品都是白色固體,易于揮發,其中對二氯化苯殺蟲能力最強。但人們多受習慣的影響,最常使用的仍然是商品化的衛生球。對存放環境來說,要求書畫箱柜的密封性要好,使保存環境相對穩定。常用的木箱一般是采用樟木做成,樟木本身就有防蛀的作用,而且密封性能較好;現在有條件的地方,都用保險柜一類密閉性能更好的容器來用于收藏。但無論用哪種箱柜,都要把字畫懸空放置,即用木條一類東西擔空,下面留出一定空間放置干燥劑、防蟲劑。為了安全,這些試劑都應當用布或透氣性較好的紙包起來,不可直接接觸書畫作品。若要移動或運輸字畫,千萬不能直接移動或搬運箱柜,而應打開箱柜,取出藥品,并將字畫固定好,避免字畫在箱內相互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箱柜固定好以后,再重新碼放好書畫作品和各類藥品,密封保護。根據大量的實驗證明,字畫最適宜的保存溫度為14℃—18℃之間,最合適的相對濕度為50—60%,這樣的條件,不利于微生物、霉菌的生長和繁殖??刂茲穸?,主要用干燥劑變色硅膠或無水氯化鈣??刂茰囟龋瑒t可用空調調節室內溫度。以上是我從事字畫保管工作來總結的一點常識性的東西,還需在具體的工作中慢慢探索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