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公元581——公元907年)時期,中國畫迎來了一個繪畫發展的高峰,壁畫雖然是繪畫主流,作品令人稱贊,但卷軸畫也在這時開始興起,并因為方便攜帶、觀賞而逐漸流行起來。唐代在隋代的基礎上,獲得了全面的發展,一代巨匠吳道子在人物畫和山水畫領域里都有重大貢獻。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韓滉的《五牛圖》作品,代表了當時社會牛馬畫的高超水平。五代時期卷軸畫改變了以前的風格,中國北方,荊浩和關仝開創了雄偉壯美的全景式山水。南方有董源、巨然為代表的江南畫派,善于表現平淡自然的江南風景在元代后期流行起來,對中國畫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元代、明代、清代(公元1279-公元1911年),繪畫主要采取卷軸畫形式,強調了筆墨技巧的運用,趙孟頫和“元四家”是這種理論的實踐者。他們的藝術成就又一次創造性的發展了中國畫,對這一時期的繪畫理論、創作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中國畫在明代產生了許多流派,各派又在創作和理論上自成體系。以吳門畫派為代表的文人寫意水墨畫,在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傳統基礎上形成了新風尚。山水題材,講究情趣和淡雅。寫意花鳥大膽創新,變化突出,對后來影響很大。明代晚期董其昌提出的文人畫的說法,將文人繪畫推向頂峰,對清代山水畫風格影響深遠。清代的繪畫藝術,繼續著元代、明代以來的傳統,文人畫風格逐漸占據畫壇主流,山水畫的創作以及水墨寫意畫流行。更多的畫家在文人畫創作思想影響下,追求筆墨情趣。清代初期“四王”因為受到皇室重視,成為畫壇正統派的代表,他們以學習古人為方向,講求技巧功力。同時“四僧”和龔賢領導的“金陵派”等反傳統畫家在江南影響也不小,他們藝術主張抒發個性,作品風格新穎獨特。清代早期,“揚州畫派”以改革的面貌出現在畫壇,他們喜愛畫梅、蘭、竹、菊等題材和潑墨大寫意,他們的藝術對近現代花鳥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古代繪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經過幾千年來不斷演變、提高,形成了濃厚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色?,F在流傳下來的卷軸畫已經不多,我們只有從這些寶貴的作品中,來回味感受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