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書畫的第一步是要懂得鑒賞書畫;鑒賞一詞包括鑒定和欣賞兩個意思。我們從鑒定談起。
學習鑒定,首先要豐富知識。我們不論喜歡古代書畫還是喜歡現、當代書畫,都離不開相應的知識。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產生的書畫作品不計其數。我們不妨先讀些美術史,這些知識是必備的,因為鑒定真偽與欣賞優劣都需要這方面的修養。
進入收藏界,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平常心”。平和的心態,不是一開始就具備的,是在鑒藏活動中逐漸修煉出來的。面對一件藏品,只有心氣平和才能慢慢品味其中的奧妙。這奧妙包括好的、壞的兩方面。只有平心靜氣才能審評得當,才不會上當受騙。
收藏入門之三大基本功
先搞懂若干江湖術語,搞收藏應該懂得一些行話。
一個行業有一個行業的行話,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行業尤甚。收藏界便是如此。
開門:由成語開門見山演化而來,一般形容那些沒有異議的、一看便知的真品。
玩:內行人稱收藏者為“玩”,初次見面問“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交學費:指買入贗品所花費的冤枉錢。
釣魚:一些精明攤主的銷售手段。把鎮店之寶故意置露在外面不出售,為的只是吸引買家買入其他貨品(展品)。
撿漏:是指以較低的價格,慧眼識寶,買進了“大開門”的收藏品。
繃價:在市場上堅持要高價,從字面上即可理解。一般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想賣個好價錢,二可能是想嚇走顧客。
俏貨:物美價廉的藏品,購買俏貨須憑自己的眼力。
新貨:不管什么藏品,總有好賴,甚至有贗品。這時候,業內人會說“這個東西有點新”,給攤主留點面子。
品相:就其品而言,品相越好,價格相對越高。
蟲兒:通俗地說,就是壓箱子底的藏品,能夠讓觀者眼睛一亮的東西,甚至一屋子藏品也抵不過這一件。或說,對一個行業十分熟悉,能鉆各種空子的人。
走眼:指用較高的價錢買了不值得的藏品或買了贗品。
掌眼:初涉收藏領域,不知如何入門,拜個師傅多多指教,師傅便為你“掌眼”。
收藏應保持怎樣的心態
何謂“古玩”?用一句淺顯的話講就是:老年間的玩意兒。既是玩意兒,它的意義就應在于“玩”。
既然是玩,免不了會玩出些名堂來。玩到寢食難安、難舍難分是常事。蘇東坡說:“吾薄寶貴而厚于書,輕死生而重于畫。”就是這個意思。玩是要花費心思的,這種心智的花費應該是平心靜氣,氣定神閑的。
簡談書畫各部位名稱
收藏、鑒定、經營書畫時,必須對書畫每個部位的名稱術語,有全面了解。
1.命紙:就是畫心的托紙,無論畫心是紙的還是絹的都有一層托紙。如把紙托揭掉,畫心則減色無神了,即無生命,故名“命紙”。
2.二層:揭下的托紙,有時稍加勻填,即能謂其真畫者,叫“二層”,又叫“魂子”,因其是畫心二層,是命紙畫的靈魂。也叫“混子”,是以假亂真的意思。
3.讓局:就是畫心四邊和裱邊之間留有一分寬的空隙。謂之“讓局”。
4.覆背:畫背后整個的裱紙。
5.隔界:在條幅的上下或者手卷的前后,裱工加上一條不同顏色的綾或絹叫“隔界”或叫“隔水”。
6.詩堂:直幅畫心上端,掛上一塊紙方叫“詩堂”。一因器心短,經過襯托后比較得體;二是為了題詩贊畫,所以叫“詩堂”,有人亦稱“玉池”。
7.畫桿:就是卷畫用的圓木桿,上端叫“天桿”,下端叫“地桿”。
8.絆:在畫幅背后地桿兩邊有兩條綾或絹,如葫蘆或云頭樣式的廂邊叫“絆”。
9.包首:就是在畫上首袖裱紙背后加裱一段絹或綾。
10.畫簽:在包首上端,天桿旁粘有一段紙條叫“畫簽”。它可題寫作者姓名和畫的內容以及收藏者的姓名、年、月。
11.曲圈:就是畫的天桿上的銅鼻,用它拴絲扣,以便懸掛。
12.扎帶:就是絲巾扣中間推的絹帶,用來捆扎畫軸的。
13.燕帶:就是畫幅裱工的上端,粘有兩條對稱的直帶叫“燕帶”。
作品形式:條幅、中堂、扇面、圓光、長卷、橫披。計算單位:尺、米。
收藏入門之七項注意 東西太便宜絕對要警惕
現在各城市都有不少古玩市場,也是收藏愛好者經常光顧的地方,但因市場里復制品或仿制品頗多,初涉古玩市場的收藏愛好者在購買收藏品時應注意什么呢?
一、遇絕對便宜貨要警惕
市場上有相當多的古玩是“二手貨”。若為上品,價位一般不會太低,便宜的貨色,總會有些問題,或是贗品,或是殘損品。
二、做工粗劣的器物不可買
一些玉器、竹器、牙器、角器等,雕工無力,不精巧,一般為粗制濫造或學徒所作,不必收藏;一些劣質玉或類似玉的石頭,沒有堅密光潤的特質或玉內多雜質、黑點,無繼續增值的可能不可買。
三、無法判斷真品還是贗品的不可買
有些古董雖經多方鑒定,仍無法把握它的真偽,就不必去買。如一幅名家書畫只有在認定它是真跡的情況下才會體現其價值,如果不是就會不值錢。
四、對古玩藏品應多看多思
所謂多看多思多加揣摩,特別要注意古玩藏品的制作年份和藝術造型。年份是指古玩藏品的存世越久則越有收藏價值;品味藝術價值,是看該藏品是否典雅、精湛,是否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五、不急于下結論
對看中的古玩藏品不要急于洽購,既要看該物品是否值得收藏,又要看它的價格是否適中,即便是再好的古玩,若價格遠高于其價值也不值得購買。
六、不要輕信“故事”
古玩市場上的賣主一般都會講述有關古玩藏品的“故事”,大凡“珍品”總能講得繪聲繪色。收藏者應多讀各種收藏書籍,了解各類古玩的確切價格行情,尤其是真偽藏品的鑒別知識,以免因輕信“故事”而上當,要知道古玩市場里有故事的古董多半是贗品。
七、要確定收藏目標
集藏者要按自己的心愿,明確收藏方向,一旦確定了目標,就要一心一意地干下去,要肯吃苦,發現稀世珍品要肯花大價錢,要相信自己最終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古玩收藏家。
收藏入門之鑒定常識 警惕作假之形形色色
(一)書畫鑒定重要依據時代氣息與書畫家個人風格
我們談過以上的基礎知識,再簡單談談書畫鑒定知識。
由于時代的發展,像紙張、印色、裝裱式樣等這些工藝也在不斷地變化,比如書畫用紙,像凈皮綿廉、三層玉版等,雖然今天還有生產,但品質上已有很大不同。又比如印色,好的印色多用礦物顏料制成,像上乘的朱砂、紅寶石粉末等等,一般可以經數百年不變色。關于印色,不同書畫家所喜歡的顏色不同,其中還有區分。張大千書畫用具,都是他自己定制的專用品,十分講究,為此,他在解放前曾受到不少同行的指責。但是,對于他的書畫進行鑒定卻有所幫助。關于裝裱的款式、用料、工藝對鑒定書畫真偽也起很重要的作用。這些特征就是時代氣息與書畫家個人風格。
(二)印章
各個時代印章的特點是不相同的,印章的時代氣息可以從印章的形狀、篆文、質地、印色辨別出來。宋代書畫大多不加蓋作者本人名字的印章,材質以銅、玉為主,印油與其他朝代有區別。元代開始才使用石料印章,明代開始使用“印油”,據說以沈周為代表。有些作者固定印和油,有些作者比較亂。
(三)紙和絹
紙,晉唐多是用麻制成(比如陸機《平復貼》),紙在宋代非常發達,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用熟紙寫字,另還需了解自明代后各個時期紙張分類,比如布紋紙、灑金紙、高麗紙從什么時候開始使用。
(四)書畫題跋與標簽及收藏印章
題跋分同時代人題跋與后人題跋,多為贊美之詞或鑒賞之詞。
(五)書畫著錄書目
檢閱是否有對某藏品的記錄、說明、評價等。
(六)書畫裝裱及作者字號、籍貫、生卒時間
現存最古老的裝潢是北宋的,各個時代都有鮮明的風格。
(七)形形色色作假方式
1.無意為之:如臨摹。
2.勾填作假:挖、補、填、描等。
3.請人代筆:如董其昌、金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