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孤本
“物以稀為貴”,稀有到唯一,那當然就是最為珍貴的了。而作為書籍的“孤本”,顧名思義,就是只有一本,或者是存世只有一套的書籍。
2002年9月,在長沙發現了3種毛澤東著作珍稀版本。其中一冊《論聯合政府》偽裝本,目前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據專家估計,這一冊書很可能就是孤本。又如,1948年4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的黃裳《錦帆集外》一書,當時就只裝訂了兩冊,時隔多年,自然就成為珍品了。
二、珍稀版本
作為收藏,能夠“稀有”,雖非“唯一”,也是很好的藏品。比如上文談到在長沙發現的3種毛澤東著作,除去《論聯合政府》偽裝本,另外兩種是《毛澤東選集》精裝本和平裝本,是1944年5月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委托鄧拓選編,由晉察冀日報社出版的。
三、初版(精印)本
初版本作為藏書,歷來被看重的,其內在的因素還是它的印刷質量。當然,如果既是初版又是精印,于是就有了雙重的收藏價值。再說“初版”從版本學上講,因為它“第一”的次序,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也使它具有了珍稀版本的身份。
四、簽名本
簽名本因為簽名留下的手澤,而凝結了特殊的人文價值,成為一類獨特的藏書。簽名本有多種,通常是作者簽名。除去書籍版本的因素,簽名本價值的大小是與簽名人的名氣大小成正比的。如巴金的簽名本,有價值在萬元以上的。在收藏界,簽名本收藏已成為一個收藏類別。當作者簽名售書,那些排隊等候的長龍,無一不是看好這簽名的附加值。
在簽名本的收藏中,志愿軍姚征人收集的一冊《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簽名本當是一冊十分珍貴的藏書。1951年10月,全國政協召開第一次會議,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20軍文工團副團長的姚征人,以其“炕頭文藝家”的身份出席了這個會議。在受到毛主席接見的時候,穿著志愿軍服裝的姚征人跑上前去,遞上那本早已準備好的《毛澤東選集》(第一卷),請毛主席簽名。毛主席說:“你拿只筆來,我給你簽。”這時,臺下已經走上來好多人,都希望得到主席的簽名。但是,警衛已來勸阻了他們。這樣,姚征人得到了唯一的一本《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的簽名本。
五、古籍圖書
隨著時間的推移,古籍圖書越來越少,因而使古籍圖書具有了越來越大的收藏價值。古籍圖書的范圍,也從宋、元刻本,延伸到清代典籍。
六、“文革”圖書
1966年到1976年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的10年,這一時期的出版物,都鮮明地烙上了這段歷史的印跡。因此,“文革”圖書也就成了一種特殊的藏書。本來,“文革”圖書在當時的印量是很多的,但是當人們意識到把它作為藏品的時候,卻已散失了許多,這使得“文革”圖書反倒成了需要搜而藏之的藏品了。
七、毛澤東的書
這也是一類特別的藏書。毛澤東的書包括毛澤東的著作和關于毛澤東的書,屬于圖書的“專題收藏”一類,有人已收藏了800多種“毛選”版本。
八、毛邊書
毛邊書就書那些沒有切邊的書。哪怕只有一邊沒切,若要讀來,也需要邊裁邊讀。而這樣“裁”出來的書頁,其邊就是“毛”的,所以叫做“毛邊書”。據說,魯迅先生十分喜歡毛邊書,并自詡為“毛邊黨”。唐弢先生作《晦庵書話》也說:“我也是毛邊黨黨員之一?!备咝畔壬侗贝皶挕氛f:“‘毛邊書’是時代的產物?!币虼藘H從版本學的意義上講,它也是一類具有收藏價值的圖書。
九、連環畫
連環畫收藏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而作為個別的收藏卻已有四五十年的經歷了。也就是說,在新中國成立后,就已經有人開始了連環畫收藏。而早在連環畫收藏大軍形成之前,中國連環畫出版社進行了一次測評,評出個人連環畫收藏之最,當時的藏量是11000余冊。
十、專題藏書
圖書的專題收藏與其他的不同是側重于收藏的內容。從內容上確定一個專題而系統地收藏,并由此建立起藏書的一個類別。專題收藏可以因人也可以因事。這類圖書收藏可能沒有多少版本的意義,但是對于做課題和開展研究工作,卻是大有裨益,甚至應該是這類工作的基礎和必備。就是從純收藏的意義上講,專列一個類別一個類別的藏書,這是一份多么有特色的收藏啊。而專題藏書所具有的巨大的使用價值不就是那藏書具有的價值的基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