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本,廣義的版本,是泛指—切稿樣本、寫本、拓本、舊抄本、雕印本、套印本、排印本、影寫本、影印本、名家簽名、鈐印本等。連環畫的版本,是指同—部連環畫,因編輯出版、繪畫作者、版次、年代、排版和裝訂、裝幀形式等不同而產生的不同的本子。拿(白蛇傳)這同一部連環畫來說,有50年代趙宏本等繪畫的新美術版本和陳緣督繪畫的朝花美術版本,有1979年秀山、新昌繪畫的江蘇版本,有1981年孟慶江繪畫的人美版本,有1981年王建、王月琴繪畫的河北版本,有81年孫昌茵繪畫的上海人美版本,有1981年顏梅華、顏志強繪畫的浙江人美版本,有1984年戴敦邦繪畫的浙江人美版本,等等。因年代不同,出版社不同,繪畫作者不同,其表現形式,繪畫風格,甚至排版、開本、裝訂形式都各有差異,所以就形成不同的版本。同一部連環畫,在裝訂、裝幀形式上也有很多不同。比如,有最流行的普及本,也有豪華型的精裝木,還有平裝本、線裝木、合訂本等。版次印次的不同,其差別也很大,初版初印本和再版本、重印木、翻印本、影印本,在裝訂、排版、印刷、紙質,甚至內容、質量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此外,還有作者畫稿本和自版本、樣書本,作者或名家簽名、鈐印本等。
(二)版次。即連環畫出版的次第。首次出版的叫“第一版”或“初版”,重新出版的稱“第二版”或“再版”,甚至“第三版”、“第四版”,以此類推,有的老版本重新出版的,還有叫“新一版”、“新二版”的。重新出版的再版本,有的是對內容修改、增刪或重繪后出版的,有的是因原版沒有保存或原版不能再用而重新制版的。重新制版所依據的底本,有以畫家的原畫稿為藍本的,也有以已出版的連環畫印刷品為藍本的。
(三)印次。連環畫每一版印刷的次數。從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起始連續計算。如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或第二次印刷……如有內容經重大修訂而再版的,則另行計算印次。
(四)開本。用一整張平板紙即印書紙裁切開的張數做標準,來表明書本大小的叫開本。連環畫多為橫64開本和橫60開本的小開本;也有橫32開本,豎16開本,方20開本、40開本、48開本等大開本。
(五)印張。印刷每—本連環畫所用紙張數量的計算單位。一整張平板紙為兩個印張,半張平板紙即2開(或稱對開)為個印張。—個印張印64開本為64頁(2開紙裁切64開為32張紙,兩面印刷即為64頁)—個印張印32開本為32頁(不包括書皮),以此類推。印張乘開本等于—冊連環畫的頁數,比如印64開的連環畫用了三個印張的紙,那么這本連環畫就是192頁(3×64=192)
(六)篇、幅、冊、套
篇量詞,連環畫的內頁一篇為兩頁,兩頁即一篇。幅量詞,每一張圖文對應的連環畫畫面為一“幅”。冊量詞,凡獨立成書的連環畫,不論篇、頁多少,均稱為—冊或一本、一部。套量詞,凡由兩冊以上構成的連環畫,均成“套”。套書少則幾冊,多則十幾冊或幾十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