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九零七年,割據者朱全忠滅唐,建立后梁,由此歷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稱五代。又有前蜀、吳、楚、閔、南唐、荊南、后蜀、南漢、吳越、北漢十國。這種分裂混亂的局面持續五十四年,其間兵戈疊起。書法藝術雖承唐末之余續,但因兵火戰亂的影響,形成了凋落衰敗的總趨向。蘇軾評及五代書法時曾說:“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五代之際,在書法上值得稱道的,當推楊凝式。他的書法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砥柱。楊少師之外,還有李煜、彥修等有成就的書家。至此,唐代平正嚴謹的書風已告消歇,漸變入欹側縱肆,以后北宋"四家"繼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時代波瀾。 代表書家介紹 1、楊凝式(873-954年) 字景度,號虛白,陜西華陰人。唐末為秘書郎,五代時官至太子少師,也稱"楊太師"。他曾佯瘋自晦,所以“楊瘋子”便成了他的雅號。他能吟詩,多雜詼諧,尤善于書札。楊凝式的字多寫在墻上,筆法縱逸遒放。黃庭堅至洛陽遍觀僧院壁間墨跡,他說:“楊少師書,無一字不造微入妙,當與吳生畫為洛中二絕?!庇终f:“有晉以來,難得脫然都無風塵氣似“二王”者,惟顏魯公,楊少師仿佛大令爾;魯公書今人隨俗多尊尚之,少師書口稱善而腹非也。欲深曉楊氏書,當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牝牡乃得之?!贝撕?,書壇以“顏楊”并稱。 楊凝式留下的墨跡已不多,著名的是《韭花帖》。楊凝式變晉,唐楷行書勻密成法,黃庭堅有詩指出:“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瘋子,下筆便到烏絲欄?!焙笕艘詾樯圃u。楊凝式的行草書也奔放奇逸,有《盧鴻草堂圖跋》,氣勢雄渾,極似顏真卿《祭侄文稿》。狂草《神仙起居法》縱橫恣肆,《海岳書評》說其“如橫風斜雨,落紙云煙,淋漓快目”。他有一首《題懷素酒狂帖后》詩,可視為他自己書法創作的經驗結:“十年揮素學臨池,始識王公學衛非。草圣未須因酒發,筆端應解化龍飛?!薄度圃姟肪砥咭晃?他的書風直接影響北宋書壇,是由唐入宋的一大樞紐。 其主要作品: 1)韭花帖: 楷書,麻紙,可視為楊氏楷書的代表作。明人董其昌曾為此帖題跋,稱此帖“略帶行體,蕭散有致”。以此視帖,我們會發現不僅字體,用筆有蕭 散之感,更重要的是《韭花帖》的字距,行距均拉開至極限,然而其行氣縱貫而舒朗空靈,因此在行款上獨樹一幟,為前代未有。僅此一點,便使它獨立于古代各家的名作之林了。此外,《韭花帖》在單字結體上獨出機杼,或戴高帽,或左右分離,或重心偏移,或輕頭重腳,妙趣橫生。又似出于自然 ,并無造作之感。 2)神仙起居法帖: 小草書。麻紙本?!缎蜁V》說楊氏“尤工顫草”,此帖草法,可窺一斑。《神仙起居法帖》在草書中,還時時夾入一些行書,后人稱其為“雨 夾雪”。此法始于顏真卿稿書,而楊凝式能融會貫通,使人望之無跡可尋, 幾入化境。黃山谷曾評此帖為“散僧入圣”,米芾則稱其“天真縱逸”。 初看似粗頭亂服,其實在用筆上輕重、緩急,結體上縱橫取勢都十分講究, 并于一氣貫注之中,顯示出其控制韻律節奏的高超技藝。 2、彥修 梁乾化時人。他的草書寫得很有特色。北宋李丕緒題其書尾說:“乾化中僧彥修善草書,筆力遒勁,得張旭法。惜哉名不振于時。”他還把彥修草書??躺鲜耙再O同好”。王世貞對彥修的狂草看不慣,他在《王氏法書苑》中說:“彥修與亞棲,訾光齊名,書法如淮陰惡少年,風狂跳浪,俱非本色?!弊屑毞治觯瑥┬薏輹鴼鈩莅蹴纾駪B逼人,有特色。但也有“粗”、“生獷”的瑕疵。 全部評論(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