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茶后期存儲轉化,以香氣和水性為主
熟茶工藝上與生茶最大的不同,在于熟茶經過灑水渥堆發酵,而渥堆發酵時茶堆內的溫度在50~65℃之間,發酵度高的熟茶溫度會更高,所以經過灑水渥堆之后酶的活性和微生物大部分被滅殺或鈍化,后期存儲中茶質的轉化速度會相對減慢。且熟茶發酵程度較高,其內含物質轉化程度大,后期轉化空間比生茶小,因而熟茶的后期存儲是以香氣變化和茶湯水性變化為主。以及通過存儲讓新制熟茶經過灑水渥堆中產生的渥堆味、水汽、一些雜味或者異味,自然揮發散去。
一般來說昆明干倉存儲,3~5年內有輕微堆味,5年以上一般認為是帶棗香或者木香,通常10至20年出現沉香或者藥香。熟茶存儲中的茶湯水性以厚、滑、化、沙為優。這一時期的轉化其實是偏向于化學范疇,也就是空氣中氧氣對茶品氧化造成的陳化,生物性的微生物氧化發酵程度較低。而這一系列的轉化,都是要在相對干燥的環境中進行的。
2、新制熟茶茶性偏熱,通過存儲去火氣
熟茶的后期存放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去火。熟茶的灑水渥堆發酵時間在30~40天之間,渥堆溫度在50~65℃,在這樣長期中高溫發酵中,新制熟茶茶性偏熱,立刻品飲會有燥火感,讓人身體不適。所以一般新熟茶都要經過至少半年以上時間存放,讓發酵的火氣散去,品飲時對身體較好。而如果新制熟茶存儲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易發生二次發酵,火氣不僅不會散去,還會再度積累。
普洱茶熟茶的存放與轉化
3、熟茶再度處于高溫潮濕環境中,易發生二次發酵
如果經過灑水渥堆發酵的熟茶,再次處于高溫、高濕環境中,微生物復蘇,會使得茶品進行二次發酵,對茶品極為不利,易出現霉味,乃至發霉。在微生物的二次發酵作用下,熟茶內的香氣物質極為容易被分解。并且熟茶內經過渥堆發酵所剩不多的內含物質,也將在微生物作用下進一步被發酵分解,最終只剩下粗老的茶纖維。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