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寶笈》是清代乾隆、嘉慶兩代皇帝,歷時八十多年,召集全國文物鑒定家、歷史學家,把皇廷收藏、陳列擺設的文物,鑒定、整理、造冊,撰寫成為的總賬薄,亦即皇家收藏寶典,被《石渠寶笈》著錄的文物,當然就十分珍貴。《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是謝稚柳、啟功、徐邦達、楊仁愷、劉九庵、傅熹年等著名書畫鑒定專家,組成的國家古代書畫鑒定組,歷時八年對全國27個省市7萬余件古代書畫進行鑒定、評級,并編輯出版的圖文并茂的24卷巨著,被其著錄過的文物,當然具有極高的可信性。這場拍賣會推出的有:
宋李公麟的《西園雅集圖》手卷,水墨紙本,26.5×406厘米,清初入藏清朝皇宮,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編,鈐御璽有: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御書房鑒藏寶、畢同之。宣統十四年(民國十一年)被溥儀偷出故宮,流落民間,經北京倫池齋轉售香港。曾經著錄于《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楊仁愷著《國寶沉浮錄》等,此次由中貿圣佳從海外征集回國。
李公麟生于北宋仁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卒于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安徽舒城人,字伯時,號龍眠居士。一生官運不得意,然而藝術上成就卻很高,被蘇軾、王安石等推重,《宣和畫譜》記載他多才多藝,繪畫成就最高,能山水、花卉、道釋、人物、鞍馬。他的人物畫創作,不僅表現出不同階層人物的共同特點,還能畫出不同人物的個性和情態。在線描上極具功力,特別是把過去僅只作為粉本的白描畫稿,確立為白描創作,對于美術的發展史,貢獻尤大。此《西園雅集圖》卷,是描繪文人詩酒生活的作品,人物造型準確,線條概括洗練,流暢含蓄,衣冠不同,神情各異,獨特的構思,讓人聯想到畫外之意,可稱為神品佳作,參考價請咨詢中貿圣佳公司。
北宋李公麟《丹霞訪龐居士圖》手卷,設色絹本,35×52厘米,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編,鈐御璽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御書房鑒藏寶、三希堂精鑒璽、乾隆鑒賞、嘉慶御覽之寶、宜子孫、宣統御覽之寶、無逸齋精鑒璽、宣統鑒賞。1922年被溥儀偷出故宮,著錄于《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楊仁愷著《國寶沉浮錄》。參考價為650—980萬元。
南宋馬逵《久安長治圖》手卷,設色絹本,33.5×249厘米,著錄于《石渠寶笈》,1922年被溥儀偷出故宮,流入民間,曾經在鄭洞國夫人處收藏,著錄于《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徐邦達編《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馬逵為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兄長,因馬家曾五世在皇家畫院供職,馬逵得家學甚妙,南宋寧宗朝任畫院待詔,工山水、人物,花果、禽鳥,疏渲極工,毛羽燦然,飛鳴生動,但其作品傳世甚少,此卷逾顯珍貴,參考價請咨詢中貿圣佳拍賣公司。
明周之冕《百花圖》手卷,設色紙本,32×1717厘米,著錄于《石渠寶笈》,鈐御璽有: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子子孫孫留永保、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御書房鑒藏寶等。1022年被溥儀偷出故宮,著錄于《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周之冕江蘇長洲(蘇州)人,明萬歷年間以畫花鳥畫馳名于世,他的花卉勾染點簇,兼工帶寫,獨具面目,自成一家,美術史贊其為“勾畫夾葉派”,傳世作品僅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有收藏,此卷因曾經著錄《石渠寶笈》,逾顯珍貴,參考價請咨詢中貿公司。
周之冕《菊花鵪鶉》立軸,設色紙本,著錄于《石渠寶笈》,鈐御璽有:三希堂精鑒璽、嘉慶御覽之寶、嘉慶鑒賞、石渠寶笈、宜子孫等,參考價為160—280萬元。
明王紱《云峰蕭寄》立軸,水墨紙本,109×34厘米。王紱(公元1362—1416年),江蘇無錫人,明洪武謫居朔州,永樂擢升中書舍人,擅畫山水竹石,為明初重要畫家。此立軸近繪湖邊數株高大樹木之下一個草亭,中隔湖水,遠山高聳,表現了秋日湖光山色,意境深遠。岸邊山石和遠景山峰,皆繼承元代王蒙、盛懋披麻兼折帶皴法,筆墨變化豐富,風格清勁秀逸,獨具一家風貌,代表了元末明初山水畫特點,是王紱的代表之作。此畫入清宮以后,很得乾隆皇帝的喜愛,親自題詩堂“云峰蕭寄”,并題詩贊曰:“秋山近岸一孤亭,四壁無窗紙不糊。自弗遠山誰未遂,笑他望岫寫成圖?!敝浻凇妒汅拧罚j御璽有:乾隆御覽之寶、太上皇帝之寶、乾隆宸翰、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宜子孫、寶笈重編等,參考價為450-680萬元。
明陳洪綬《清供圖》立軸,設色絹本,134×53厘米,著錄于《石渠寶笈》,鈐御璽有: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乾隆鑒賞、古希天子、宜子孫、石渠寶笈、寶笈重編、寶渠定鑒等。陳洪綬(公元1597—1652年),號老蓮,浙江諸暨人,具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擅畫人物、花鳥、山水,在版畫藝術上也有突出成就,對于美術史的貢獻超越唐寅,他的繪畫對于近百年來的畫壇影響很大,著名的任頤、任熊等人的畫風,都是繼承了他的傳統。我國資深書畫鑒定家徐邦達先生作邊跋:“陳老蓮于天啟五年己丑作古銅瓶中插寒梅月季數枝,勾勒精勁,傳彩濃麗,旁側更佐以盥水圓戽,高矮相映成趣,時年只二十有八,詢為難見妙品,毋以早筆而輕視之也?!眳⒖純r為480—680萬元。
徐元文《行書感蝗賦》手卷,紙本,25.5×133厘米。徐元文(公元1634—1691年),江蘇昆山人,順治十六年進士,工書楷。此《感蝗賦》著錄于《石渠寶笈》,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鈐御璽有:三希堂精鑒璽、嘉慶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宜子孫等,參考價為360—480萬元。
錢維城《九如圖》立軸,設色紙本,117.5×48厘米。錢維城(公元1720—1773年)江蘇武進人,乾隆十年狀元,官至刑部侍郎,山水畫能手,供奉內廷,為畫苑領袖,深得乾隆皇帝喜愛,曾經兩次隨乾隆南巡。此幅《九如圖》乾隆皇帝親題“錢維城臨董其昌九如圖”,并題詩:“天保答君小雅哦,六章遂以九如歌。侍臣豈啼祝禧頌,寓物由來規亦多?!笔珍浻凇妒汅拧?,鈐御璽有: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等,參考價為600—800萬元。
華巖《松鷹圖》立軸,水墨紙本,54×55厘米。華巖(公元1682—1756年)號新羅山人,福建上杭人,長期居住揚州,是一位富有創新精神成就卓著的畫家,其聲譽不亞于“揚州八怪”。此《松鷹圖》用兼工帶寫的小寫意手法,繪松枝上一只鷹隼居高臨下,斂翅企足,雙目下注,簡逸生動,充滿生機。整個畫面,松枝簡略,羽毛精細,毫發入微,動靜映襯,率意疏宕,小巧靈活,清新俊秀,是華巖的佳作,十分難得,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參考價為100—160萬元。
元王蒙《霜柯竹石》立軸,水墨紙本,118×49厘米。王蒙(公元1308—1358年),號黃鶴山樵,浙江杭縣人,善畫山水承接董、巨傳統,自出新意,獨具面貌,美術史上稱之為元代具有創造性的山水畫大家。此《霜柯竹石》用枯筆濕筆皴繪霜樹竹山,干濕互用,山石竹樹繁密而層次分明,氣勢充沛,格調蒼渾秀逸,是王蒙代表作,曾被上海著名收藏家龐萊臣收藏,鈐“龐萊臣珍賞印”,著錄于《虛齋名畫錄》,參考價為800—960萬元。
吳歷《夏山圖》立軸,設色絹本,152×97厘米。吳歷(公元1632—1718年)號漁山,江蘇常熟人,曾經從王鑒、王時敏學畫,遍臨宋元各家,形成自己風格,與“四王”、惲壽平并稱“清初六大家”。此《夏山圖》就是吳歷臨寫黃公望的作品,不固守古人,而是駕馭古人飛舞的筆法,汲取古人神采奕奕的風韻,創立自己的繪畫風格,應屬于吳歷再創作。更為可貴的是,此《夏山圖》得到其師王時敏的贊賞與肯定,王時敏題跋曰:“漁山(即吳歷)與此圖血戰累旬,咄咄逼真,遂令子久(黃公望)重開生面,其靈心妙悟繇興。古人有徇知之合,不然何以渾化入神至此?!贝水嬛浻凇肚鄭u市博物館藏畫集》,參考價為800—880萬元。
董其昌《古木清流》立軸,水墨紙本。董其昌(公元1555—1636年),上海華亭人,號玄宰,精鑒賞、富收藏,書畫成就為明代后期大家,為“華亭派”首領,畫風統帥當時,影響清代,地位超越明朝吳門各家之上。此幅《古木清流》圖,為其73歲所作,著錄于《教育部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會專集》,參考價為500—580萬元。
高岑《江山無盡》手卷,設色紙本,26×455厘米。高岑(公元1628—1679年),浙江杭州人,居住江寧,為“金陵八家”之一,其作品故宮博物院、天津藝術博物館有收藏。此山水卷細筆勾線,細勁堅峭,點苔濃重,皴法繁密清淡,為高岑的精品,著錄于《中國繪畫全集》,參考價為220—2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