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面上有許多的紫砂壺微瑕撿漏。各種瑕疵的理由不一而足,而且價格都非常誘人。那么,到底靠譜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紫砂壺瑕疵。
天然瑕疵
鐵質
原礦純正的泥料在燒到一定溫度時,大多會出現鐵黑、鐵熔現象,也就是所謂的黑點。
出現鐵黑的紫砂泥比較普遍,一般泥料品質不會很差。
鐵黑是指在壺表皮下因高溫融化但還沒有析出的鐵質。鐵熔是指已經熔化并分析出表面的結晶鐵。
云母
云母是一種混合物,屬鋁硅酸鹽礦物。
由于云母硬度不高,當達到云母熔融溫度時,它可與其它礦料相溶,增強泥坯之間聯結。
在窯內達不到云母的汽化溫度,所以在壺表殘存云母是正常現象。
跳砂
跳砂是指燒制時收縮,砂粒與砂料間沒有緩沖,粘結力最小的那粒砂受擠壓而蹦出,形成小坑的現象。
原礦紫砂含有鐵質、云母等,有的壺身表面有小黑點,這種就是鐵質燒出的現象,有的云母在燒成過程中會遺留下來,但在壺養成后就會消失。
這些都是原礦的正常表現。
都不是人為因素,可以稱之為天然瑕疵。
瑕疵壺
一般來說,由于在制作的工序中手法不到位,或者沒有把握好泥料特性等等因素
而導致紫砂壺燒制后出現如壺把變形,壺身出現花泥、壺身有明顯暗痕等現象的,才稱為瑕疵,或者次品。
變形則是朱泥較多,收縮率較大,把握不好就會出現。
微瑕撿漏
但很少很少有作者會出手這類的紫砂壺。
因為這樣的壺是不合格的,是不能作為產品來銷售的,無論是民間陶手還是名家大師,這種壺出去了都是砸自己的招牌。
那么,為什么現在還有這么多的微瑕撿漏呢?
事實上,這些大多都是灌漿壺、手拉壺,而不是手工的瑕疵品。
這種成型的壺,產量大,成本低,因此多以薄利走量,用微瑕、撿漏的名頭吸引消費者,誘導消費。
幾十元買到紫砂壺,利用的就是壺友有撿漏的心理。
讓壺友覺得,之所以便宜,只是因為有瑕疵。
而且買到了好泥料、真紫砂。
很多壺友很容易就上當了,抱著撿漏心態買壺,是不可取的。
灌漿與手拉成型的紫砂壺不是傳統的紫砂成型方式,并且泥料極細,失去了紫砂壺的特性,因此不能算作紫砂壺。
所謂的微瑕撿漏只是一種營銷方式,新手不明白,反而覺得是入門的好方法,這是錯誤的。
一個工手認真花幾天功夫做的壺,出現了瑕疵,他怎么賣?更別說是如此低廉的價格。
事實上,更多的工手會拿來自己喝茶,或者就直接放棄扔掉。所以,紫砂壺微瑕撿漏根本是不靠譜的。真有那想法,不如花幾十元買個好看的玻璃杯,健康且安全。(來源:紫砂壺收藏,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