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與紫陶,一字之差卻差別巨大,對于資深壺友來說區分兩者自然不在話下。
而對于一些新手壺友,紫砂到底是啥可能都沒搞清楚,自然也弄不明白兩者的區別了。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紫砂和紫陶的區別。
區別一:原料不同
紫砂,紫砂泥料是由原礦石經過風化、煉制、陳腐等多道工序而來的,剛挖出來的紫砂成礦石狀不能直接做壺。
紫砂原礦石(綠泥)
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種,俗稱 五色土 ,成品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顆粒狀的變化,表現出一種砂質效果,又因其獨特的多氣孔結構,適茶性非常好,適合用來制作茶具。。
紫陶,建水陶為粘土原料,泥料細膩,需要將粘土搗成粉末,篩棄粗砂,進行配比,再放入缸內加水制成漿狀攪拌淘洗。
建水紫陶土
反復多次淘洗之后,讓其在封閉狀態下自然凝干成泥,這時的泥料已經膩如膏脂,無絲毫砂粒。
區別二:成型工藝
紫砂,宜興紫砂的成型方式分為全手工和半手工,全手工采用拍泥片打身筒和鑲身筒兩種,半手工則先打好泥片,再用模型輔助成型。
造型上,由于宜興所處地區歷史上手工業較為發達,且紫砂壺發展歷史過程中多有文人參與設計,故而其造型多變,風骨綽約。
手拉胚
紫陶目前為止均為手工拉坯。轆轤車盤上手拉胚成型,考驗的更多的是拉坯師傅手上的功夫技藝。
區別三:打磨工藝
紫砂除了整口以外,一般不對壺身進行打磨處理,因為打磨后的紫砂失去了透氣性;但也有一種 水磨 工藝,常見于清朝外銷東南亞的壺上,是為了迎合當地特色而來。
施加水磨工藝的紫砂壺俗稱拋光壺
無釉磨光則是建水紫陶獨特的打磨工藝,由于泥料的細膩,用鵝卵石純手工打磨、無釉摩光工藝。
紫陶壺
同是紫陶打磨的程度不同,光澤度有火皮、磨砂、亞光、亮光、鏡面高光之分,可打磨出光亮炫目的質地。
紫砂壺若做得粗糙劣質,構思不明確,雖有一定的制作水平,但缺乏藝術魅力,只圖表面的光挺和一般的精確,只能流於空泛或枯燥也是沒有靈魂的。雖靠手工制作但缺乏神韻,這與紫陶別無二致,自然藝術價值也就低于好的作品。(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