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紫泥 、 老段泥 、 嫩泥 玩壺的朋友們對這些泥料肯定耳熟能詳,有的還入手過。
但是很多壺友不懂,什么是 老泥 ,有壺友來問,是不是陳腐時間長的泥料都可叫做 老泥 ?三言兩語實在是說不清,故特寫此文。
老泥有兩層含義
1、與 新泥 對應,表示陳腐時間相對較長的泥料
如果 老 單純的只表示年紀大小的話,那紫砂礦的形成經過了上千萬年的時間,所有的紫砂泥都可以說是老泥。
所謂的老泥和新泥,實際上指的是陳腐時間的長短。
一般來講紫砂泥料的陳腐時間在3到6個月左右,陳腐時間長的泥料可被稱為老泥。
那么,又有人疑惑了。陳腐多久,才算久?
其實這是個相對概念,陳腐半年的泥與3個月比起來也可以被稱作老泥。
紫砂陳腐的目的,是使泥料中的水份得到均勻分布,易于胚料氧化,讓泥料中的有機物得到充分分解(腐爛)。
理論上,紫砂泥的陳腐時間越長越好,但陳腐時間過長的泥料,在制作前需要重新回煉一下。
2、與 嫩泥 對應,砂性足的泥料可稱為老泥
早前,挖礦的的工人們將砂性重的礦料稱作 老塊 。 老泥 也指用 老塊 煉成的泥料。
由于 老塊 砂性重,所以這種礦料角鈍,更呈石狀。煉制后的泥料也有砂性重的特點,同時成型較難,燒結溫度較高。
嫩泥有兩層含義
1、與 老泥 對應,指砂性相對較弱的泥料
嫩泥 的熟泥可塑性較好,成型時略酥,燒成溫度范圍較寬。
2、專有名詞,特指一種泥料的名稱
嫩泥 也是一種泥料的名稱,屬粘土質泥巖。主要產于紅衛香山、趙莊沙山一帶。
礦料外觀呈淺灰黃、微暗紅色泥性致密塊狀,較軟易碎。
嫩泥原礦
風化程度較好,質地松軟具滑感,有較高的可塑性和結合能力,是日用陶瓷中最常用的結合粘土。
嫩泥 也被用來調制紫砂泥,把 嫩泥 少量添加到紫砂泥中,可以提高原料的可塑性能,增加坯件強度及降低燒結溫度。
嫩泥燒制成色
也可以在 嫩泥 中加入一定的金屬氧化物著,制成多種色泥。
比如有人把嫩泥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鐵紅粉、氧化鐵黃粉等用來配制 朱泥 。
新泥
既然有 老泥 ,那是不是還有 新泥 呢?
與上文中 老泥 相對應,如上文中所講,與 老泥 對應,表示陳腐時間相對較短的泥料。(來源:砂海墨韻,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