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普洱茶,總是繞不開“越陳越香”這個關鍵詞。因為這一屬性,收藏普洱茶的熱潮一直持續不減。但是不是所有存儲起來的普洱茶,經過數十年時間的存放,一定能越陳越香呢?
需要明確的是,普洱茶的越陳越香,是有條件的。
我們經常聽到的“原料優質,工藝正確,倉儲得當”,其實就是對越陳越香需要具備的條件的精準概括。但聽得多,并不意味著有了深刻的理解。
就原料來說,除了選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之外,原料的生長地區、品種、等級,以及拼配是否合理等都是需要關注的核心。
所謂的“工藝正確”,簡單來說就是是否遵循了普洱茶傳統的制作工藝。從90年代開始,普洱茶市場經歷過數次大起大落,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普洱茶開始引入其他茶類的制作工藝(比如萎凋、悶黃、低溫長炒等),或者茶廠自行研發的新工藝,然后大加宣傳。而關于普洱茶原始的制作工藝,卻鮮有人再去提及。
為什么要收藏普洱茶?大家關注較多的“增值”其實是附加,更重要的原因是新制的普洱茶品飲價值有待提升,經過后期的存儲醇化,普洱茶的適口性更佳,品飲價值更高。
其他工藝的引入,會造成普洱茶的前發酵,提升新茶適口性的同時,卻扼殺了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核心價值。因此,工藝正確對于普洱茶來說至關重要。
關于普洱茶倉儲環境的討論更是此起彼伏,地域大環境對存儲結果的影響暫且不談,溫度、濕度恒定,避光避風,一個相對密閉的小空間,對于普洱茶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毫無疑問,普洱茶的增值,是建立在越陳越香的基礎之上的。既然越陳越香不是必然出現的結果,那么在選擇要收藏什么樣的普洱茶時,就需要仔細甄別。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