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洱茶春料:芽至初葉的距離很短,葉接梗處明顯變粗,行內稱為馬蹄;梗較粗壯;葉片較豐厚;白毫密多。
2、普洱茶芽頭:大樹茶精瘦,園地茶胖粗。
3、秋料普洱茶:芽至初葉的距離較長,葉的厚度比較單薄,也有馬蹄。
4、普洱茶夏料:具備秋料的特征,除此之外梗長而無力,梗面會因水份過多又干燥失水呈現凹痕。
5、普洱茶臺地茶葉面:葉面薄弱,易折;泡湯之后無力恢復彈性,甚至多次沖泡也不能展開。主側葉脈較平或不明顯;葉緣有明顯密齒;用剪刀采摘的茶梗斷面整齊如切。泡湯后,葉面會很快的恢復彈性,折痕通常不會存在,茶湯中的大樹茶葉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另外主葉脈粗,側脈明顯,葉脈看似魚骨架;葉緣齒較疏較小,但是也有齒緣紅尖似蟻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樹的特征。有時會出現蟲咬孔,也是大樹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較混亂的臺地茶;;大樹茶葉子顏色,二葉及三葉比臺地茶深,近墨綠色;高山茶顏色會更深口感反而不澀;不大可能出現用剪刀采收,因為工人有時是爬上樹采茶。
6、普洱茶野生茶:除了大樹普洱茶的特征之外,野生普洱茶主副葉脈高冗明顯,看似洗衣板。葉顏色更加墨綠。葉面更加的油亮,葉梗更加粗壯,葉緣齒更稀疏,或只有葉尖有或完全沒有。
7、拼配料普洱茶:同一餅茶,出現不應該同時出現的特征,有可能是不同來源的茶葉拼配,出現二種不同的葉緣齒、葉脈可能是兩種不同生長地。例如大樹茶配臺地茶。出現二種不同的梗面、梗長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