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秘境古茶樹,
千年修來出甘露。
古濮先人尋茶製,
茶馬古道盪世人。
云南有很多的古茶樹,源于云南獨特的氣候條件與自然地理環境。有的茶樹已經超過一千年,那么你知道云南的上千年古樹茶都有哪些嗎?
3200年之錦繡茶王
在離鳳慶七十多公里的香竹菁,有一株年紀起碼有3200年的祖宗級茶樹王。由于其生長于鳳慶縣小灣鎮錦秀村,所以當地人形象的為其取名 錦秀茶王(又叫錦秀茶祖)。
錦繡茶王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型古茶樹。栽培型茶樹是指人類通過對野生茶樹進行選擇、栽培,創造出的茶樹新類型,具有其它茶樹所不具有的特征或不在同一種植物上的特征。它是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產物。
2700年之千家寨古茶樹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古茶樹,它生長在海拔2000多米的原始森林中,位于云南鎮沅千家寨哀牢山,高達25.6米,專家推測約有2700多歲。這棵千家寨1號古茶樹是1991年才發現的,在2001年10月,這棵古茶樹的周圍都被保護起來,還有人常年輪流看守這棵歷經千年的古茶樹。
茶樹王是在海拔2600多米的鎮沅縣九甲鄉千家寨的茫茫原始森林中,生長著的兩株野生 茶樹王 。
茶樹王樹高達5.48米,樹寬10.9 9.86米,主干圓周1.38米,享有 兩人合抱茶樹 之稱。它們一高一矮,一公一母,最高的那棵樹高20.35米,直徑0.9米,樹枝主干徑0.127米,樹干平滑呈灰白色,在離地面5米的地方開始分枝,葉呈橢圓形,長15厘米、寬4.3厘米,樹冠成蓬開傘狀,樹蔭占地20平方米。
經專家測定,這兩株 茶樹王 分別有2700年、2600年歷史,當出世在我國春秋時期,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年代最古老的野生茶樹王。
2700年之勐庫大雪山
云南臨滄市和雙江縣西部與耿馬縣交界處,南北走向的橫斷山系支脈 邦馬山。主峰叫勐庫大雪山,海拔3200多米,位于雙江縣勐庫鎮境內。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就位于此山海拔高度2200~2750米的地方,這里年均溫度低于11℃,年降雨2000毫米左右,著名的大雪山1號古樹就生長在這里,這棵古茶樹位于海拔2720米處,株高16.8米,基圍3.25米,胸圍3.1米,樹齡2700年左右。
1700年之幫崴古茶樹
邦崴古茶山位于普洱市瀾滄縣富東鄉范圍之內。地處瀾滄、雙江、景谷三縣交界的瀾滄江畔,距瀾滄縣城140多公里。邦崴古茶山以邦崴村發現1700年世界過渡型茶樹王而得名,年降水1100 1300mm,海拔在1640-2100米,年平均氣溫16.8℃,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土壤為紅壤土,土層深厚、肥實。在邦崴村新寨尾發現的邦崴 世界過渡型茶樹王 ,樹高11.8m,樹幅8.2m 9m,最大干圍8950px,樹齡1700多年,被譽為 茶樹進化的活化石 。
1500年之玉溪元江野生古茶樹
玉溪市元江縣地處哀牢山山脈,最低海拔327米、最高海拔2580米,境內立體氣候突出,群山縱橫,層巒疊峰,在那些老齡里分布著野生古茶樹。曼來鎮團樹村委會光山村民小組村旁混合林里的古茶樹,堪稱元江縣境內 古茶樹王 ,它樹高12.2米,樹冠幅104.4平方米,基部干莖3.5米,據專家實地考察后,認定樹齡在1500多年以上。
西雙版納茶葉協會認定的版納境內的2顆茶樹王,一顆正是南糯山800年茶王樹,另一顆是巴達大黑山野生型茶樹王(樹齡1800年,可惜于2012年仙逝)。
科普一下:茶葉的演變進化的一般規律:
野生型 人類馴化栽培野生型 過渡型 栽培型
錦繡茶王的發現,也證明了我國有著悠久的茶葉歷史,而世界茶樹的起源地就是中國。(來源:鯤鵬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