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毛片,亚洲黄色网址

茶人必看唐、宋兩代13本茶學著作

2020-03-28 zsdown520  1109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常有人問小編,能否推薦一些關(guān)于茶的書。小編覺得薦書不比喝茶簡單,要根據(jù)對方的受教育程度、身份地位、興趣愛好各方面綜合考量,才能推薦出一本好書。以下小編簡單羅列唐宋兩代較有代表性的茶學著作,有興趣的茶友可以搜羅來看看。

1

唐 陸羽《茶經(jīng)》三卷

陸羽《茶經(jīng)》于758年前后寫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三節(jié):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四之器;下卷分六節(jié):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2

唐 張又新《煎茶水記》

張又新于公元825年前后著《煎茶水記》一卷,書中指出茶湯品質(zhì)高低與泡水有關(guān)系;山水、江水、河水、井水的性質(zhì)不同,是會影響茶湯的色香味的。古人對煎茶用水很講究,品水評第。

3

唐 溫庭筠《采茶錄》

溫庭筠于860年前后著《采茶錄》一卷,《通志藝文略》作三卷,其他各書都作一卷。俟后即不見記載,大概失于北宋時期。《說郛》和《古今圖書集成》雖有《采茶錄》,但僅存辨、嗜、易、苦、致5類6則,都是記事,共計不足400字。

4

唐 蘇廙《十六湯品》

《十六湯品》與現(xiàn)在茶湯審評技術(shù)有關(guān)。這卷書首先是陶谷的《清異錄》所引,并說蘇廙的《仙芽傳第九卷》載作《湯十六法》,大概是從《清異錄》抽出合為一書的。《四庫全書存目》題作《湯品》,假定寫于900年前后。

5

宋 葉清臣《述煮茶小品》

葉清臣于1040年編《述煮茶小品》,這只是一篇510字的短文。

6

宋 蔡襄《茶錄》

《茶錄》成于皇祐(1049—53年)中,至治平元年(1064年)刻石。全書700多字,分上下兩篇。上篇論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候湯、熁盞、點茶10條,論茶湯品質(zhì)和烹飲方法,下篇論器,分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9條,論烹茶所用器具。

7

宋 宋子安《東溪試茶錄》

該書于1064年前后寫成,全書約3000多字,分緒論和8個題目。前5,分總敘焙名、北苑、壑源、佛嶺、沙溪;后3,分茶名、采茶、茶病。

8

宋 沈括《本朝茶法》

《本朝茶法》約1100多字,記述宋代茶稅和買賣茶事。

9

宋 黃儒《品茶要錄》

黃儒于1057年前后寫成《品茶要錄》一卷,全書約1900字,前敘后記。其中分采造過時、白合盜葉、入雜,蒸不熟、過熟、焦釜、壓黃、漬膏、傷焙、辨壑源沙溪等10節(jié),論述茶葉品質(zhì)優(yōu)劣。

10

宋 趙佶《大觀茶論》

趙佶即宋徽宗,在大觀年間(1107-1110),編成《茶論》。《說郛》刻本改稱《大觀茶論》。全書僅2800多字。無所不有。首緒言,次分地產(chǎn)、天時,采擇、蒸壓、制造、鑒辨、白茶、羅碾、盞、筅、瓶、杓、水、點、味、色、香、藏焙、品名、外焙等20目。

11

宋 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

熊蕃,建陽人,宣和年間,北苑貢茶極盛,熊蕃親見當時情況,遂寫此書。《貢茶錄》只列各種貢茶的名稱,沒有形制,蕃子克乃繪圖附入,共有38圖。并將其父親所作《御苑采茶歌》10首附在篇末。

12

宋 唐庚《斗茶記》

這篇短文400字,政和二年(1112年)和友人烹茶評比,寫成這篇記。

13

宋 趙汝礪《北苑別錄》

該書是趙汝礪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做福建路轉(zhuǎn)運司主管帳司的時候,為補充能蕃《宣和北苑貢茶錄》的不足而寫的。全書正文2800多字。舊注約700字,汪斷壕增注2000多字

(責任編輯:八分齋)

全部評論(0)

新聞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丹寨县| 临安市| 皋兰县| 铁岭市| 兴安县| 广饶县| 曲麻莱县| 岑溪市| 闸北区| 中卫市| 安陆市| 河东区| 商丘市| 读书| 勃利县| 平凉市| 乌拉特前旗| 贡山| 龙南县| 龙泉市| 章丘市| 蓝田县| 隆化县| 东港市| 霍邱县| 乐清市| 东丰县| 上虞市| 西宁市| 万盛区| 彭州市| 汤阴县| 旺苍县| 蒙阴县| 徐汇区| 方山县| 黔西| 阳朔县| 治县。|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