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州三十景:茶蘼洞】
猗猗翠蔓長,
藹藹繁香足。
綺席墮殘英,
芳樽清余馥。
天香分外清,
玉色無奈白。
誰向瑤池游,
依稀太真宅。
賞析:
蘇轍(1039——1112),字子由,號穎濱遺老。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嘉佑進士,官尚書右丞、門下侍郎。與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同屬“唐宋八大家”。有《欒城集》。他是北宋著名茶詩人,代表作有《和子瞻煎茶》。
古洋州含今西鄉縣等地。三十景包括冰池、書軒、披錦寺、橫湖、望云樓、茶蘼洞等。古洋州茶蘼洞在今西鄉境內,名太白洞,位于縣城東茶鎮境內。峭壁之上三洞并列。洞外原有兩層十多間的太白廟,可容百余游人食宿。歷代文人墨客于品茗對弈之余,在壁間留下不少題詠。蘇徹曾任職洋州(下轄興道、真符、西鄉三縣),對山南茶區有些了解。其《欒城集》云:“洋州、金州人戶以種茶為生。”。這首詩極寫洋州山南茶的優秀品質,其香味既“繁”且“足”,意思是說產于洋州的山南茶香味濃郁醇厚。“芳樽清余馥”,這里的 “樽”不是酒具,而指茶器,喝了山南茶后馨香馥郁,令人心曠神怡。飲此茶如游瑤池,暢飲瓊漿玉液。蘇東坡說“從來佳茗似佳人”,詩人的潛意識里,飲此茶如同一親唐玄宗的貴妃娘娘楊太真的芳澤,茶湯是“天香”、“玉色”,楊太真是“國色天香”。洋州是生態指示鳥朱鹮的棲息地,在如此好的生態環境里長出的茶葉,其品質還能不優秀!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