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自號桑寧翁,又號竟陵子,湖北竟陵人。宋代歐陽修撰《新唐書·隱逸·陸羽傳》記載:“陸羽為棄兒,由龍蓋寺智積禪師收養。”唐代寺院多植茶樹,故陸羽自幼熟練于茶樹種植、制茶、烹茶之道,年幼時已是茶藝高手。陸羽12歲時離開寺院,浪跡江湖。天寶五年(公元764年),陸羽得識竟陵太守李齊物,開始研習詩書。后又與禮部員外郎崔國輔結為忘年之交,而崔國輔與杜甫友善,長于五言古詩,陸羽受其指授,學問大進。陸羽22歲時告別家鄉,云游天下,結交四方摯友,開始了立志茶學的研究生涯。
公元755年,陸羽住烏程苕溪(今湖州),結識了許多著名文人,如大書法家顏真卿,詩僧皎然,詩人孟郊、皇甫冉等。多年的云游生活使他積累了大量的有關各地茶的資料,江南清麗宜雅的山林水郭,友人的傾力支援,給他帶來了著書立說的激情。公元763年,即陸羽28歲時,人類歷史上關于茶的第一部專著——《茶經》誕生了。
《茶經》對茶的起源傳說、歷史記載,采摘、加工、煮烹、品飲之法,水質、茶器,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文化習俗等內容皆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總結,從而使茶學升華為一門全新的、自然與人文緊密結合的嶄新學科。《茶經》的誕生,標志著中國茶文化步入成熟時期。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