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省川茶文化研究會和省社會科學院聯合編著的圖書《四川茶文化史》在成都出版發行。該書也是目前國內首本系統闡述四川茶文化起源、發展、演變脈絡的學術專著。
四川是中國最早種茶、飲茶、售茶的地區之一,茶文化源遠流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川茶成為歷代中央政府政治穩定邊疆、經濟富裕邊疆、文化興旺邊疆的重要載體。去年5月,省川茶文化研究會和省社會科學院開始收集整理川茶資料,編著《四川茶文化史》。該書以專題形式,從茶源、茶種、茶政、茶路、產業技術、茶俗、茶禮、茶館、茶語、茶器十個方面進行介紹,并且還別出心裁的對四川茶飲料、茶旅游等進行闡述。
省川茶文化研究會會長楊家卷告訴記者,期望通過對茶葉這片柔軟葉子的解讀,梳理川茶文化歷史和脈絡,透視以川茶為代表的‘茶業’發展格局,重塑川茶產業形象,展示川茶魅力。
據了解,四川除了綠茶、黑茶、白茶、紅茶、黃茶、青茶六大茶類外,還有花草茶、果茶、保健茶等,其中以桂花、菊花、茉莉花等花茶以及檸檬茶、苦蕎茶等深受市場青睞。安岳被譽為中國檸檬之鄉,年生產檸檬60萬噸以上,安岳在銷售鮮果的同時還制作銷售檸檬果茶,開辟了新的消費渠道,涼山州的苦蕎茶品牌近年來也是異軍突起,帶動了苦蕎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更豐富的展示了川茶文化。
四川現有茶園總面積達420余萬畝,茶葉年總產量21.2萬噸,名優茶比例達60%以上,總產值113億元,初步形成了川西、川南、川東北三大優勢產業產業帶,并且產茶的地方大多是風景優美的自然景區,因此,《四川茶文化史》一書還規劃了蒙頂山及峨眉山,成都及周邊,宜賓及廣元、巴中、綿陽及達州四條茶旅游路線,帶動沿線地方旅游業發展。
楊家卷告訴記者,蒙頂山是我國文字記載人工種茶最早的地方,也是世界茶文化發源地,這里有蒙茶祖師吳理真結廬種茶的地方天蓋寺,種茶取水的蒙泉井,以及茶史博物館等茶景點,而峨眉山的“峨眉雪芽”自古以來就是名茶中的精品,因此這條線路是川茶旅游中最著名的線路。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