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有忘不了的過去,誰都有看不清的將來。又有誰真的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窗外,人流奔忙,浮生碌碌;窗內(nèi),茶香裊裊,清香彌散,滿室氤氳著淡淡的水霧與茶香。一壺好茶,解渴,清神,靜心,一本閑書,解悶,舒心,怡情。
一本《茶緣心語》推薦于各位,愿在捧書品茗的短暫時(shí)間里,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偷得浮生半日閑,望《茶緣心語》能應(yīng)景
茶·禪 一壺得真趣
茶清心靜氣,禪洗去塵緣,禪因茶而雅,心因茶而清茶文化和禪文化,追求的都是這樣一種境界,它教人從俗世里拔出雙腳,于無法改變時(shí),改變心境。
茶是禪之緣,禪是茶之魂。浮生一杯茶,風(fēng)生水起是目標(biāo),波瀾不驚才是境界!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如杯中清澈入眼,如茶中禪意安心!
茶·水 明月染春水
按陸羽的說法,煮茶水分三六九等,分別是山水,江水,井水。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蓄毒于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yuǎn)者。井,取汲多者。
可見,煮茶,不但水有優(yōu)劣,怎么取水,取哪里的水,都有說道。精茗蘊(yùn)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與論茶。好茶好水,恰似金玉良配。
茶·食 口齒噙香意
茶和休閑、享受一直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半臥在山清水秀之處,一盞茶,一只果,甜香與清爽與共,閑雅和雅趣并存,實(shí)在是很風(fēng)雅的事兒。
故宮藏有一幅唐代后妃品茗圖《宮樂圖》,畫中,十幾人圍坐方桌四周,有喝茶的,有行酒令的,有吹奏的,品茗者面前除茶盞外,還有類似海棠的小蝶,其中放少量核桃仁等堅(jiān)果,便是茶點(diǎn)。可見唐代茶點(diǎn),不但追求小巧馨香,還在器物上花了很大心思,極盡巧思。鮮果,清茶,午后的藤架下,竹椅,清茶,一家人,幾種清香,繚繞不絕,一種恬淡的愉悅升起,宛如柔美的月色,不用有什么特別的事,人生便也從容、幸福起來。
茶·藝 人生真局促
茶道二十四品:人品、茶品、水品、火品、茶器品及茶室品,每品又細(xì)分四品,合計(jì)二十四品。人品分:清、雅、簡、淡;茶品分:清、香、甘、淡;水品分:清、活、甘、冽;火品分:明、活、潔、燥;茶器品分:質(zhì)、樸、雅、素;茶室品分:簡、古、通、幽。
茶道二十四品,是飲者對(duì)茶的要求,也是茶對(duì)飲者的選擇。
功名利祿,伴隨煩事擾心,紅塵中萬丈,皆不如一盞清茶,一杯好水,更能將人生演繹到淋漓盡致。
在拿起處放下,是對(duì)茶道和人生很好的詮釋——想來,茶道真正的精神,無非是,茶中乾坤無限大,只是人生太局促!
《茶緣心語》茶文化入門之作
茶趣閑書
愿解君憂
內(nèi)容簡介
通過茶,解讀天與人,人與人,人與境,茶與水,茶與具,水與火,情與理之間的曲徑相通。徜徉茶文化之厚重,品味茶文化之雅意。茶是詩,茶是禪,茶也是一個(gè)文化載體,是一種約束文化,點(diǎn)到為止的韻味之外,表達(dá)著愛茶人對(duì)規(guī)則的延續(xù)和推崇。
(責(zé)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