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餅茶,有圓形、方形、圭形、花葉形等,表面印有紋飾或文字。貢茶的圖案是龍騰鳳翔,從茶詩中,我們欣賞一下,年代久遠的貢茶之美:“龍在水底吟,鳳在山上飛,異物呈嘉祥,上奉玉食資。”“蒼虬繞圭龍護璧,面為鐵石口瓊瑰。”“犀隱雕龍,蟾將威鳳,建溪初貢新芽。”
“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團,上有雙銜綬帶雙飛鸞。”不知是餅茶上的雙飛鳳圖案太美,還是斗茶之人太爛漫,竟不忍心去飲用這樣美妙的茶餅。
有記載“嘉靖十六年正月,丹陽孫曲水于留都得團茶一餅,形如象棋子,厚三四分,面有戲珠盤龍,中一方圍,楷書‘萬壽龍芽’四字,宋真物也。”萬壽龍芽是大觀年間新創的貢茶,在象棋子大小的茶餅上,不僅印有戲珠龍紋,還刻印了茶的名稱,其精細程度,令人嘆為觀止。有幸得一餅,孫曲水大概也是激動萬分的吧。
不同的紋飾代表貢茶的不同等級:其上為虬龍,蜿蜒奮鱗鬛。稍降乃交鳳,文翼相盤跕。函封趣北道,北道,驛使互防挾。四方老金玉,擬議誰敢輒!屹屹健士檐,飄飄迅溪艓。谷雨不及潤,權門已盈篋。帶跨體正方,葵華角仍擫。《宋史》記載,舊賜大臣茶,有龍鳳飾,明德太后曰:此豈人臣可得?命有司別制入香京鋌以賜之。楊億(964-1020)記載,龍茶以供乘輿,及賜執政、親王、長主;余皇族、學士、將帥皆鳳茶;舍人、近臣賜京鋌、的乳;館閣賜白乳。不同的形狀也象征著貢茶的不同等級:龍鳳皆團片,石乳、頭乳皆狹片,名曰京鋌,乳亦有闊片者,乳以下皆闊片。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