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年間,云南茶的品牌系列得以拓展。民國以前,云南茶的主要品牌是“圓茶”(今日所謂的傳統“七子餅茶”),民國年間,在“圓茶”的基礎上,云南茶又出現了碗型緊壓沱茶,并開始成為消費者廣為認可的云南普洱茶又一種重要茶品。云南中茶公司建立后,云南紅茶又以優異的質量獲得極大聲譽。與此同時,云南寶洪茶也有一定聲譽。也就是,民國年間,在1905年貢茶消逝之后,表面上,普洱茶走下宮廷的神壇,但不容忽視的是,在更為廣大的民間,云南茶卻得到了更為廣泛的認可,品牌系列也有極大擴展,走出了普洱“圓茶”單一系列的格局,成為普洱“圓茶”(七子餅)、普洱沱茶、滇紅三大品牌系列并駕齊驅的格局,極大增強了云南茶的品牌實力。與此同時,云南中茶公司的建立和其對自己品牌的管理與維護,極大地提升了云南茶的品牌意識。民國年間,云南發生了一系列商標、品牌官司案例,這些,都是云南茶品牌意識覺醒與加強的重要標志。
與此同時,普洱茶的文化意識開始覺醒,普洱茶文化開始進入歷史文化學術研究的范疇(如著名學者方國瑜先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在報刊上發表了短文《普洱茶》;著名茶業專家范和鈞寫有《佛海茶業》一文;佛海茶廠留守廠長、學者李拂一寫了《車里之茶葉商業》、《佛海茶業概略》等文;)。這些文章的產生,和清代普洱茶的標志性文獻——阮福的《普洱茶記》相比,普洱茶已經不再是一種帶有獵奇性質的地方風物,而是開始具有了某些地方歷史文化的深厚含義。總之,在民國時代,即使沒有明確提出普洱茶文化的概念,但已經有了普洱茶文化的意識。普洱茶不再僅是一個茶種的概念,而是具有了現代普洱茶文化的某些含義。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