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甸城筑起之后,出現了三條神秘的官道,所有道路都記錄著一個地區特殊的農業史和經濟的變嬗史記,修復道路的使者們在古代已經開始一次次地肩負著人類秘密的使命,他們在原始的山路上開辟了讓人和馬行走的道路,這就是貫穿整個云南的古茶馬道,這就是被我們一次次言說中復述出的那些荒涼的顫栗,用生命探究的遠方的秘訣;這也是我們言說之中無法企及的美,那些交織在已逝時光中的生命的長旅,到底有多長,到底復述出了怎樣的命運,對于我們來說,仿佛因隔世的美失去了探究這些謎底的勇氣和力量?,F在,當我開始移近三條右甸城外茶馬古道上秘密的出入口處時,晚秋時節的陣陣細雨濺進窗欞,我似乎又來到了右甸,似乎已經陪同著已逝的仙客們穿越著右甸城外的大霧,似乎已經在1598年以后的右甸古城中遇到了隔世的愛情,我或許愛上了右甸城中的一個茶人或在茶馬古道上的郵差,噢,總之,我每每進入右甸城,總是會被這里隔世的福祉所籠罩著。
出現在右甸城外的三條茶馬古道上的官道以這樣的格局和現實劃分著道路的實用性:第一條官道向著東南方向前行,這是一條穿越濃霧的官道,其目的是為了到達縣城順寧。那時候,縣城顯然是一個核心,奔赴縣城的路并不遙遠,但潛伏著幽靈,古代的幽靈可以是女巫,捕手和刺客,也可以是琴手和知音;第二條官道向東北越過瀾滄江,噢,瀾滄江是一條迷人的河床,仿佛縱越在大地的腹腔之上,以它沙啞的男低音詠唱著,以不倦的舌頭歌唱著一條河流的故事。這條官道奔出瀾滄江之后,便奔向了洱海邊的南詔國和大理國,這條官道挾裹在無盡的丘陵和起伏的山脈曲線之中,山中潛藏著強盜、占卜者、藝人、茶侶的馬車和足跡,鋪滿了這條古道的孤寂;另一條官道從城北通往永昌,這是一條向西北而去的道路,當時,徐霞客正是從這條幽秘中閃現的茶馬古道進入了右甸城區。
三條交織在道路霧幔中的官道經歷了好幾個世紀的時間檢驗,直到如今,即使它們已經廢棄,我們依然可以從廢棄之中再一次與道路的事件相遇。我觸摸到的那些馬鐵窩中隱藏著模糊的面孔,那些因戰事和理想而駐足的商侶,那些戴著面具的幽靈;那些私奔的情侶們,他們似乎已經在輪回中出現在道路的遠方。因此,走出右甸古城以后,我就在開始尋找他們轉世以后的痕跡和身體的存在。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