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北京,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3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對中外記者開放。圖為美女服務員正在拉線擺放茶杯、名卡。
端茶倒水,這看似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之事,可在兩會上卻一點兒也不普通。每年,兩會服務員在主席臺上擺放茶杯和倒茶的環節總會成為國內外媒體關注的一景,而且總有媒體記者能從中解讀出許多玄機來。正如今年有媒體標題所形容的那樣——這是“不簡單的一杯茶”。
自2013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的15項改進會風措施開始,改進會風、厲行勤儉節約已經成為兩會會風的新常態。2014年,“礦泉水實名制”首次在兩會亮相。由此開始,在兩會會場,服務員們便不再為委員們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務,代之為給每名委員提供一瓶礦泉水,并給每個礦泉水瓶貼上實名標簽。
作為一個產茶大國,茶可以說是我們每一位國家領導人的共同愛好。礦泉水實名制宣告兩會“特供茶”成為了歷史名詞,可曾幾何時,這確是讓茶企和各茶產地政府當仁不讓的一大驕傲。
2011年,某地舉辦的兩會“特供茶”發車儀式
據媒體報道,2007年,茶葉首次成為兩會指定用品,而兩會“特供茶”遴選標準亦是相當嚴格。
據《京江晚報》2010年3月4日報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下榻的京西賓館,在選擇 “特供茶”時要求非常嚴格,最少有四項標準:茶樹必須生長在原生態的地方;茶葉必須獲得無公害綠色產品稱號;有一定知名度,在全國性的茶葉大賽評比中獲得大獎;茶葉送樣檢測達到農藥殘留安全標準等。
曾經的兩會“特供茶”
兩會主席臺上擺放的白色瓷杯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但這個白色茶杯背后的故事卻未必人人都知道。
這款杯子的杯型稱為勝利杯。因為這款杯供人民大會堂開會時人大代表們及常委們使用,故叫人大杯或常委杯,一般人大杯胎稍厚一點,常委杯胎稍薄一點?;嬗校杭t芙蓉、蝴蝶蘭、藍牡丹、蘭草、白牡丹、松樹等。大家可以在《新聞聯播》中的人民大會堂的新聞鏡頭中找這款杯子
這款杯子的由來與毛主席有關。在1958年4月,湖南省委派人到醴陵陶瓷公司,要求為中央首長試制一批茶杯,來人帶來一件延安時期使用過的茶杯,直筒型,無蓋無花飾,瓷質灰白粗糙。這種形狀的茶杯被叫作“中山筒”,據說是民國政府機關一直使用的。來人要求以此為基礎加蓋加彩,改型后使之美觀實用。
當年醴陵陶瓷研究所所長李維善說:“當時只知道是為中央首長燒制的,時間也很緊迫。我們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改了六稿,將底部略為內收,使杯身呈現出流線型,加了一個蓋邊呈燈芯狀略寬于杯身的平蓋子。其間,試制工場的梁六奎同志作出了很大貢獻。這個杯子制成后,北京方面的人看了很滿意,這個式樣一直沿用到今天,看來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李維善直到1958年才知道這個茶杯是專為毛主席試制的。北京方面的人說毛主席用后也很滿意,省委又囑他們再燒40個,其中20個要畫花。在為這種式樣的杯子取名時,李維善則提議用“勝利杯”。
1959年7月,李維善又來到北京解決人民大會堂主席臺茶杯的制作問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劉冀平局長指著李維善帶來的醴陵出產的一套茶具說:“就用勝利杯的式樣,然后畫上小茶盅上的花紋。”
小茶盅上畫的是什么花呢?原來是非常尋常的蝴蝶花。后來毛主席也認為人民大會堂的這種蝴蝶花茶杯好看,有關部門就通知醴陵群力瓷廠專門為毛主席燒制了120套。
李維善透露,醴陵還為其他中央首長燒制過專用茶杯,特別是周總理,因為喜歡松樹,他們就設計了一種釉下黑彩圖案,一棵青松傲然挺立,完美地寄托了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因曾是專供周恩來使用,所以松樹常委杯的花面也叫總理杯。而蝴蝶蘭常委杯是毛主席在韶山使用,所以也叫韶山杯,紅芙蓉常委杯是采用毛主席家鄉湖南的省花芙蓉花制作,尤其是湖南政府及各重要場所的辦公用杯。
1964年周恩來總理親自將“勝利杯”定為人民大會堂選定的專用茶具。2005年,在人民大會堂有關領導的關注下,成功研制出“水仙、松樹、月季、蘭草、白牡丹、玉蘭、蝴蝶蘭、芙蓉、菊花、楓葉、竹葉、梅花”十二個畫面系列茶杯,專供中央政治局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首長使用。“常委杯”選用優質原料,以精湛的手工技藝給制,造型莊重,色彩絢麗,釉面溫潤,通體透光,經多次高溫燒成,具有不含鉛鎘等有害物質、永不褪色的特點,是醴陵釉下五彩的精品之作。
由于媒體對于兩會360度無死角的關注,兩會上服務員的一舉一動也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線。如今,端茶倒水已經成為了記者筆下年年可見的兩會花絮。
自90年代開始,人民大會堂的服務員衣著時尚靚麗,成為媒體鏡頭追逐的對象,而后被大眾關注。
兩會服務標準一向以“高嚴精”聞名,擺杯子和倒水的背后是一整套高度標準化的服務,而在低調而又精心的服務背后,是整個兩會保障系統鮮為人知的努力。對高檔酒店來說,“服務周到”是標準,而人民大會堂的服務標準則是“萬無一失”。服務最主要的一項倒茶更是如此,其細致程度每年成為媒體報道的噱頭。
2010年3月7日,兩會主席臺上的服務員以手勢倒數“3、2、1”來指揮女服務員加水服務,精確到秒。
為領導倒水,何時倒、如何倒都有講究。曾經有專門的書刊介紹“怎么為領導服務”,其中有一項便是“怎么倒水”。
“先放茶壺后部,再放茶壺前部,放喝水杯子也一樣,保證倒水的整個過程不發出一絲聲音。”
而對人民大會堂來說,倒水的“講究”,從選人環節就開始了。如今人民大會堂的服務組編制有300多人,無一不是精心選拔。相比空姐或其它大會禮儀,兩會服務人員的招聘十分低調,但更加嚴苛。
通常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會在地方高?;蚋咧姓腥?,要求是才貌雙全,女生身高1.67米以上、男生1.77米以上,年齡限制在17—21周歲,同時政治合格,必須通過公安部門的政審。但達到以上所有要求,并不意味著就能成為一名人民大會堂的服務員。入圍者們還要經受時間的考驗。首先是嚴格的軍訓,然后是長達1年的實習期,實習期滿才能擇優轉為3年制的合同工。
進駐人民大會堂工作后,服務員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出于保密需要,她們不允許在宿舍外居??;盡量減少與外界的來往,因此,離家近對她們來說并非加分項——人民大會堂通常不在北京當地招服務員。
兩會上倒水服務一般主要由女性服務員擔任。而在2014年,給主席臺上領導人倒水的,不僅有著紅裝的女性服務員,還增加了身穿黑色套裝的男性服務生。英國《衛報》曾用“令人震驚”來形容這一陣容的變化。
事實上,每年兩會的茶水服務一直都在變化:從為全體代表委員倒水,到只為主席臺上的領導倒水,再到提供實名制礦泉水。每一次細節的改變,無不經過細致考量和層層審批。
茶為國飲,茶禮是日常生活的待客之道,泡茶待人看似一件小事,其實做起來并不簡單。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別人為我們泡的茶,因為用心,所以珍惜。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