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寒露重的冬晚,喧囂漸散夜色妖嬈,燈火闌珊萬籟俱靜,凄清的月光照亮了古街小巷中的青瓦白墻。窗外響起了那陣熟悉的古箏樂曲,惟妙清脆的琴聲在耳畔邊盤旋,聲聲滑落在碧水清瀾中,漾起無語的漣漪,層層氤氳心田,讓遠走思緒在這舒緩的旋律中悠悠放飛。
倚窗斜靠靜賞著臘梅的芳姿,凌寒獨開傲然怒放,婀娜多姿暗香浮動。做一名恬靜的女子,如水般清澈雅致,獨坐在藤椅上纖細的素手捧著一杯普洱茗茶,慢慢地細嗅,緩緩地啜著縷縷醇香,壺盞杯碗間的共鳴流淌出了細味的時光。
普洱茶香氣內斂,入口綿滑甘甜,湯色清澈透亮,齒頰留香持久耐泡,飲之令人心曠神怡,悠然自得。在茶人的眼中,普洱茶是采天地之正氣,積歲月之磨練,得自然之造化是的茶中圣品。
普洱茶產于云南西雙版納、普洱、臨滄、大理、保山等地,生產歷史悠久,南宋李石《續博物志》記載,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清代普洱府即現代普洱縣周圍所產茶葉運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運銷,普洱成為集散地,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普洱茶的產區云南,氣候溫暖,雨量充足,濕度較大,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
宋代詩人王禹稱所著《普洱茶頌》中云:香于九畹芳蘭氣,圓似三秋皓月輪。愛惜淺嘗唯恐盡,留將供養白頭親.詩句優美朗朗上口,充分地體現了普洱茶的歷史性。
善于飲茶的人,往往在心靈的深處,充滿著一種清淡,靜雅的意趣。古人把品茶作為一種藝術修養,講求心平氣和,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統一。
月色迷蒙輕煙籠夢,半盞茶歡心醉普洱。歲月如歌低吟淺唱,青山漸隱風起葉落。回眸四季無限欣然,心若清凈萬物祥和。獨品天籟閑適愜意,提筆舒懷感嘆人生。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