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對于茶的印象就是一個大把藍瓷缸子和一把碎茶葉,每當媽媽把剛燒開滾熱的水倒進缸子里,那濃濃的茉莉花香就飄了出來。對于那時的我來說,天地間仿佛就只有茉莉花茶和茉莉花茶香。
漸漸地長大了,也學著大人的樣子喝茶。但是也只知道喝茉莉花茶,這種茶應該是北方最普遍被百姓接納和認可的吧,就好像鄰家的女孩,自然親切。
工作了,像很多年輕人一樣,不停地跳槽,只為能夠依興趣做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好像是機緣巧合,又或是命中注定,我居然進入了老舍茶館工作,碰上了一群懂茶愛茶惜茶之人。
初進茶館,我如懵懂孩童,看著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也第一次知道中國有六大茶類。像吸水的海綿一樣,我如饑似渴地吸收著對我而言新鮮而有趣的茶知識。
幾個月下來,我見到了專業的茶人、茶藝、茶具,接觸了茶禮,聽說了“禪茶一味”和關于茶的傳說故事,也喝了一些茶,了解了一些茶性。原來茶是這么高深莫測,變化無窮,它如寬廣的大海,又像浩瀚的宇宙。
我不知道它的邊際在哪里,也不知道何時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茶人;但我知道我了解的只是皮毛的皮毛,以及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茶,不可自拔,仿佛與一位有深度的男子朝夕相處,日久生情。與此同時,我也惶惑了,迷失了:茶就像一位氣質優雅、具有神秘氣息且高高在上的仙女,而我這個土得掉渣的普通凡人真怕褻瀆了心中的神靈。自慚形穢之情讓我戰戰兢兢,總怕在人前出了丑,露了怯;拼命地學,卻發現不懂的越來越多。此時,茶在我眼中就是陽春白雪,高不可攀。
雖然高不可攀,但是我還是想盡全力向她接近,希望有一天能夠走到她身邊,看到她迷人的微笑。于是我買來了隨手泡、茶海、公道杯和品茗杯,學著茶藝師的樣子自己沏茶,體驗和感受茶的玄妙。
第一次坐在桌旁,自己動手用專業的用具沏茶喝,心里很是忐忑,竟然有些緊張,好像要交考試卷一樣。在等待水燒開的時間里,我的心焦灼不安,仿佛熱鍋上的螞蟻,嘴里念叨著“怎么還不開,怎么還不開”。媽媽說:“急什么,慢慢等。”一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話,卻猛然把我點醒。是呀,急什么呢?喝茶除了品嘗茶的馨香之外,修身養性不正是茶人們所追求的嗎?
于是我耐下心來,等著水開。按著記憶中茶藝師的手法泡茶,還是有很多細節不會處理,但是并沒有影響自己初次動手泡茶喝的激動心情。雪白的蓋碗,明亮的湯色,縷縷的茶香以及那握在手里暖暖的溫度,真是讓我享受極了,仿佛世間的所有快樂都在這一泡茶里。
我不再急躁,不再迷茫。飯要一勺勺地吃,茶要一口口地喝,知識要一點點地學。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想對于博大精深的茶是再貼切不過的吧。慢慢地積累,細細地品味,這條茶之路再多艱難險阻,我也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