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天然飲品,亦是健康飲品,還是文化飲品。
隨手沏上一杯茶,懸壺高沖,靜看茶葉在沸水沖擊下眉飛色舞,然后蓋上蓋子,靜待茶葉舒筋展骨,而后茶香四溢,再輕抿一口,一股心香油然而生。
茶中滋味長,歲月無心過;風清香正揚,心境乃無相。
我想,人生如茶,概莫如此。
魯迅先生有篇家喻戶曉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中“百草園”是魯迅先生的童趣樂園;而三味書屋卻是魯迅先生的精神家園。這“三味”可謂意味深長,在魯迅老師——三味書屋的主人壽鏡吾老先生看來,此“三味”乃“人生三味”——“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
如同一杯清茶,絲絲茶香,沁人肺腑;悠悠茶韻,喉韻無窮。壽老先生簡樸的言語中蘊涵著厚重的人生三境界——一苦、二甜、三回味。
人生有三真味,品茶亦有三層次。
一杯清茶,初品,重在品制茶技藝水平的高下,如:發酵、焙火的程度把握。茶人如若一味跟隨市場浪潮,而隨波逐流,不能秉持一顆平常心,是斷斷不能精心制好每一泡茶。而清心不在,自然也無法品味出其中的細微區別。“布衣暖”的要義正是在于以“布衣”平民老百姓的一顆平常心,平淡執著,不抱怨,不哀嘆,平常中樂于耕耘,自然“無心插柳柳成蔭”。
一杯清茶,再品,重在品茶的滋味成效。茶的鮮爽、醇厚;抑或是醇和、苦澀,舌尖之下,萬千的苦總會化為絲絲的甘甜,讓你心扉頓開。這樣的生活總是充滿著美好的期望,日子才有奔頭。“菜根香”所代表的生活理念,正是低調簡樸、自然和諧的生活,“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人生至理在這里得到了體現和弘揚。不是有句名言嗎?“嚼得菜根者,則百事可做”,言下之意正在于今日的休養生息,為的是明日的燦爛如花。
一杯清茶,復品,重在品茶的余韻無窮。茶之奧妙在于“愛在心口難開”。細嚼慢咽比痛快豪飲,更能品悟到一泡茶的絕妙之處。然而這種獨特的感受,每個人由于不同時間、不同心境,加上不同的人生閱歷,一泡茶的歷史感和現實感總是姿態各異。誠如,看莎士比亞的戲劇,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滋味長”所代表的正是這種境界。一千個人有一千條路,各有各的妙處,各有各的風景,不同的人生體悟,因人而異。其中的真正內涵,恐怕蒼白的語言是無法表達的,這也正是值得我們自己去細細回味。
不正是如此嗎?
人生苦短,茶中三品,如人生三味,杯茗在手,還生活本色。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