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不知何時,我們心懷著這樣的塵夢,戀上茶的溫暖,義無返顧地踏上了學茶之旅。
人生樂事,可聚集一群愛茶之人,于武漢的南湖畔茶基地,由華中農業(yè)大學茶學系、耕讀茶道中心主辦,來一場專業(yè),愉悅的評茶員和茶藝師培訓。
學員們常常來自全國各地,素不相識,但因為茶,我們有了共同的愛好和話題。春天的茶園,欣欣向榮,鳥鳴茶香,是不是很美?這里,就是華農茶學系獨有的茶樹種質資源庫,我們徜徉在里面,近距離接觸來自各個產區(qū)的茶樹品種,體會著“南方之嘉木”的曼妙姿態(tài)
在華農南湖邊的實驗茶廠里,還能見識到各種茶葉機械。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悉了各種茶葉機械,就能做出好茶啦,也不用擔心以后茶桌上被忽悠啦。
審評課上,我們穿上了專業(yè)的評茶服,聆聽著華農茶學系的教授講解評茶知識,get到了各種專業(yè)技能!
一起來看看,審評課的花絮大集結。近距離接觸幾十種名貴茶葉,看、聞、品、評,是不是很有趣呢?
在華農學茶,還有一個大福利——春天的華農“后花園”,百花齊放、姹紫嫣紅,課余時間,學員們還可以自己采花插花,親手擺弄出來的作品總是格外令人珍惜~
不知不覺,短暫卻難忘的學茶日子就結束啦,get到了各種專業(yè)技能,與茶的親密接觸,在不經(jīng)意間,變成了學茶路上難忘的回憶~
背著小茶簍,猜猜我們要干嘛去?沒錯,當然是采茶了。茶葉,從茶樹上的一片葉子,歷經(jīng)道道工序,枯萎、重生、綻放,才成為了杯中翩翩起舞的仙子。為茶之人,親自體驗這個過程,對茶便多了一份理解和體悟,對茶越感到珍重。
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對茶熱愛的朋友最想了解的“”茶藝課“”。在滿室生香的茶室里,我們靜心學藝,無數(shù)次虔誠地注水、出湯,只為了從容地泡好一杯茶。在一杯茶的旅程中,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為茶之人,惜緣惜福,學茶之路,滿載收獲。
王靜是耕讀茶道中心的學員,平日里她是一家私企的辦公室文員。“自己性格比較內向在單位不太敢說話,學茶以后,我會在單位給領導、同事泡茶喝,大家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感覺自己的人緣慢慢變好,成為大家喜歡需要的人。”
茶道不僅是學習知識和技能,許多白領通過茶打開了通向美好生活的通道。王靜告訴記者:“我們同期學員中有一位95后美女,她不辭千里而來,只為父親喜歡喝茶,想學好茶道,為父親奉一壺好喝的茶。她的事情讓我很受啟發(fā),我覺得我學茶也應該是給身邊人帶去更多美好,這可能就是老師在課上一直強調的覺察吧,察覺環(huán)境、他人和自我,當我察覺周圍,周圍也會對我有回應,我不再內向”
耕讀茶道中心還會經(jīng)常組織學員之間的一些活動,比如斗茶,比如插花,比如書會等。這不僅是一種專業(yè)知識的展示,更是一種情感分享。那些放下繁雜工作和瑣碎生活的白領們在學習中品悟茶的精神和文化。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