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寫道:“泉實玉帶,茶實蘭雪;湯以旋煮,無老湯;器皿時滌,無穢器;其火候、湯候,有天合之者。”張岱描述的此乃是明未崇禎年間的茶館,他給這家火爆的茶館起名為“露兄”。“露兄”一詞,出自宋代米芾的詩句“茶甘露有兄”,稱贊甘茶如甘露。
古人愛茶如癡如醉,往往一盞茶,一本書,和著月光,對著寂靜夜色,獨飲。亦或者約三五知己,促膝而談,呤詩作樂,品茗佳談,絕妙無比。古人在品茗中往往能夠?qū)P闹轮荆皇芡饨绲母蓴_,因此,便流傳下來眾多與茶有關(guān)的趣事和詩文。
我們便可以學(xué)學(xué)古人,讓日子慢下來,讓心靜下來,與茶言歡,對茶當(dāng)歌,與煩擾之事隔絕,不否定自己,不給自己施加任何壓力,只求一切順其自然。
C是我的一位朋友。幾年前,我們因文字結(jié)緣。那時,彼此都處在花季年齡,三觀也一致,很快,成為交心的朋友。曾經(jīng)問過她,理想的生活是什么?她答,只聞花香,不談悲喜,喝茶讀書,不爭朝夕。
當(dāng)初意味,說罷便罷了,年少的夢想成真的很少。很多年少時夸下的海口,便被俗世的生活長久的淹沒,再無提起之日。然而,令我沒想到的是,C卻一直在為年少時的夢想努力著。C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打小便喝著爺爺茶罐子里的茶長大,對茶情有獨鐘。
長大后,爺爺患不治之癥,永久地離開。這個姑娘,便再也喝不到爺爺茶罐子里的茶,爺爺?shù)碾x去,如同抽了她的骨髓一樣。
高考那年,C便報考了云南的一所大學(xué)。在大學(xué)里C結(jié)識了一生的先生景邁山小伙。畢業(yè)后,C與景邁山小伙結(jié)婚。C跟著先生生活在景邁山,經(jīng)常行走在古茶園中,帶給她的除了震撼之外,還有感動。從此,她便過上了喝茶、做茶、侍奉茶、與茶成為朋友的日子。
在古茶園中,古茶樹與其它樹木混生,像是一鍋家鄉(xiāng)的大雜燴。它們互相釋放靈氣、又相互吸引彼此的靈氣。因此,整個茶樹山野氣息濃厚。古茶樹的叢林里長著大量的蘭花,蘭花乃花中君子,久而久之,茶樹便染上了這濃郁的蘭花香。故景邁山的古樹茶便能聞到清香的蘭花香味。
在古茶樹中,也種植了大量的香樟樹,于是,香樟樹便成為古茶樹的守護神,滅蟲滅蚊,滅一切敵人。因此,在長期的過程中,古茶樹中便不用施加任何肥料,殺蟲劑,樹木間相互制衡、依靠、襯托,生長得很好。長期以來,古樹茶便有了最原始的山野氣息,綿甜的滋味總是在心間流淌。
后來,我也愛上了茶。C便從云南給我寄來古樹茶。那時,初嘗古樹茶,并沒有嘗出什么,只聞到一股蘭花香。便把那古樹茶存放在陶罐里。待日后,稍微懂茶了,喝得茶多了,拿出來,重新品嘗,便一發(fā)不可收拾,深深的淪陷。喝出了香甜、醇厚、喝出了質(zhì)樸。果然是古樹茶,質(zhì)樸氣息彌漫全身。
每當(dāng)遇到口感不錯的茶,便迫不及待地和C分享。C現(xiàn)在對茶的造詣頗深,特別對云南古樹茶,更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C以前不懂得制作茶,先生手把手教她,她也能略知一二。如今,C早已成為那個古樹茶小專家。彼此都對茶熱愛,感情也很深厚。先生說,他離不開C。C紅著眼眶,亦對他說,她也離不開他。
很多時候,很喜歡一個人喝茶,沒有別人,在書房里,安靜地去泡上一壺古樹茶。無論是白雪茫茫的寒冬,或是透著涼意的深秋,都是一盞熱氣騰騰的好茶,帶著自身的故事,快速抵達內(nèi)心。盈盈一盞茶,是自由的,篤定的,美好的。
至交K傾訴,近些日子以來,他總覺得干任何事都心不在焉。也沒有一點精氣神,整個人看上去無精打采。他說,他是患了一種病,厭世。K前些日子,因公司人事改革,他的職位直降一級,薪水也縮水。這對于自尊心頗強的K來說,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打擊。
我不知如何安慰K,便說,你有空的時候,什么也別干,喝茶吧。一段時間之后,K便悟出其中的道理,緊接著,好運也降臨。K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職位不但上升,薪水也漲了。
白居易在《食后》中寫道:“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舉頭看日影,已復(fù)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茶和人生一樣,總會起起伏伏的時候。一杯好茶,因每天的心情,泡法皆會有所不同。人生又何嘗不是呢?有喜有悲,有激動時,也有傷悲時。不幸來臨時,難過又有何用?不如重新思考,拿出戰(zhàn)勝的勇氣,卷土重來,一切皆會不同。
此生沒有什么追求,只希望陽光暖一些,日子慢一些,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喝自己愛喝的茶,自由而瀟灑地過完一生。人生不背負那些飄渺的東西,能卸下枷鎖,一身輕地生活。
(責(zé)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