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盡,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人生,說到底活的是一種心情。人生猶如品茶,不必太過明白。太過明白的不是品茶,而是研究茶。
有一年,鄭板橋到山東萊州云峰山觀摩鄭公碑,晚間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稱糊涂老人,言談舉止,高雅不凡,兩人交談十分投契。老人家中有一塊特大硯臺,石質細膩,鏤刻精美,鄭板橋看了大為贊賞。老人請鄭板橋留下墨寶,以便請人刻于硯臺背面,鄭板橋感到糊涂老人必有來歷,便題寫了“難得糊涂”四字。這一段故事可謂是眾人皆知的。
其實,之后,鄭板橋還補寫了一段文字,聰明難,糊涂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后來報也。
人生需要糊涂,萬事不可太過計較,計較傷神;遇事不可太過執著,執著便會迷失自我。人生如同品茶,無需太過明白。
一盞茶,明白的人,總喝不出滿意,因為他們太過“明白”。茶葉與茶具的搭配不適,水溫有偏差,茶席布置不合本人喜好,茶葉的碎末粗枝等等,許多細微的因素都會使“明白人”喝不到滿意的茶。
糊涂人飲茶,則滿是好奇,滿心歡喜。粗陶茶具雖然簡單,卻很是古樸;杯中有些許茶末,卻多了一分自然;茶水淡了,卻多了一分歡喜。
糊涂人,心態簡單,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聰明人”,急功近利,心浮氣躁。做人該如品茶,糊涂一點,才能品到好茶。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