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最怕的是什么?大概是遇水不淑吧。水的軟硬清濁,對茶葉品質,尤其是色澤與香味影響極大。
一杯好的紅茶,遇到好水,湯色紅艷,鮮爽香濃。如果不幸被含鐵量高的水泡了,湯色烏暗,鐵腥氣濃,茶味淡苦。
明人張大復有言:“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之八分耳。”古人誠不欺我也。
一、古人論水
陸羽《茶經》記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其山水,撿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陸羽把山水,乳泉石池漫流的水看成是最好的泡茶用水是有道理的。
山泉之水,長流不息,經自然過濾后,已經形成徑流,少夾有機物及過多的礦物質,水中有較充足的空氣,保持水質的凜冽與鮮活。
古人沒有現代精密的科學儀器,并不能從化學層面上分析水的構成。但是憑借著大量的經驗,也得出了“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明人張源《茶錄》)這樣的結論。這里說的水的輕重,就有了當今的軟水與重水之意。
二、茶不喜歡硬水
茶說:“雖然硬水并不會對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墒俏揖褪遣幌矚g硬水!”硬水跟茶天生相克,八字不合,強行用來沖泡茶葉對浸出的湯色、滋味、香氣都是不利的。
硬水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茶湯中鈣或鎂的含量超過2mg/L時,茶味會變淡帶澀,如果鈣含量有4mg/L,滋味發苦(茶湯:我不需要補充礦物質!不需要?。?/P>
水的硬度影響水的pH,茶葉湯色對pH高低很敏感。以紅茶為例,pH超過5時,湯色會相應加深,pH達到7時,茶黃素和茶紅素自動氧化,結果茶的湯色發暗,以致失去湯味的鮮爽度。
最要命的是,水的硬度對茶內質物的浸出率有顯著影響。硬度40度的水浸出液的透過率僅為蒸餾水的92%,湯色泛黃而淡薄。與茶味有關的氨基酸及咖啡堿也是水的硬度增高而浸出率降低。
三、好水哪求
知道了古人最推崇山泉水,知道了硬水不適合泡茶。可是不知道上哪去找好的泡茶用水,這些理論知識再豐富又有什么用?
在有較好的泉水、井水、溪流庫區水源的情況下,清晨挑用就比較清潔。良好的天然水源可遇而不可求,這個時候就需要自力更生來處理了。
水的處理分凈化與軟化兩個內容,凈化是依靠沉降、混凝合過濾的辦法,除去水中的懸浮性雜質,使水清亮透明。軟化則是除去水中溶解性的雜質,礦物質較多的水,最好安裝一個“凈水器”利用分離膜與吸附劑除去濁質,或需裝一套離子交換樹脂進行軟化處理。
經凈化和軟化處理的水,就是很好的泡茶用水。
“精茗蘊香,借水而發”,遇見了好水的茶,生命里都是奇跡呀~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