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茶友知道茶可以養生,但是國內茶品質的不安全是造成茶友內心不安的因素之一,因此也就誕生了各種大師說茶,尤其是普洱茶大師,而茶友跟很多大師交流,最終會圓滑到談其他的事上,你跟他說這泡茶,他會和你說其他茶,你說新茶,他會和你說價格,你跟他說價格,他會和你說品質,你和他說老茶,他會告訴你口感,而說話技巧往往是沒有讓你反感,不排斥而已。最終茶友會去找一些不做茶,稍微會喝一點的人去問,久而久之,當明白都是的圈子里的人時候,茶友只有找圈子以外的人去找知識。有些茶友喜歡交流,但不喜歡帶自己茶交流,這是出于禮貌,也是顧及到彼此面子問題,但由于認知和身體敏感度問題加上普洱茶本身的特殊性,往往感覺不到茶品質,這樣的交流是失敗的,對自己水平沒有任何長進。
那么普洱茶友之間交流的是什么?這是茶商們很想知道的問題,其實最終茶友之間交流的信息是這茶有沒有價值,從養生到投資,再到越陳越香等等,最終一句詞,“安”,這是對于茶商,大師們最終的信任。仁易說茶交流的時候,喜歡茶說話,開誠布公把茶品質比對出來,給茶友一個合理的交代,讓大家明明白白茶品質,簡單喝茶,輕松愉悅,安心互信。社會的今天很多人不會為了茶品質高低去計較,但是會為了茶安全去計較,這也是很多人不去計較茶本身質量的原因之一,但茶品質恰恰是反應商家誠信與茶健康的因素之一。對于茶品質來說,目前除了學會正確的審評方法,用自己的相同價位茶樣同時喝,去做比對外,沒有任何方法。而這直接導致了茶目前各自設界的原因之一,之所以很多人喝經常喝的茶,原因就在于此。仁易說茶不挑六大基本茶,只要是沒問題的茶都喝,但前提一定是茶說話。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