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圈外】
@茶癡小李子:這是現實生活中一個真實的場景,在普洱茶的圈子內,大家都認為普洱茶很有名,全國第一,所有人都應該知道七子餅是普洱茶緊壓茶中的一個品類,然而,現實卻是很多人僅僅是聽說普洱茶。 圍繞普洱茶,大家都聽了一肚子故事,在茶圈里盛行的故事,在茶圈外卻覺得有如天方夜譚。
【有關茶藝】
@一念無茗:中國茶文化是博大的,中國茶藝猶如大觀園,百花齊放,花枝招展,但有些卻讓人咂舌。我們在觀看茶藝表演時,有時跳舞,有時吹笛,有時焚香,有時插花,千奇百怪。在表演中,想要展現的東西很多,比如器物是否名貴,姿態是否優美,卻忽略了茶是否好喝的本真。當然,泡茶技法的展示,也成為了附庸風雅的點綴。茶藝,難道就是敲鑼打鼓的舞臺表演?
【儀式感】
@釋不歸:嚴格上來講,英國很多茶一點都不好喝,可是不好喝的茶,在儀式上,就很完美。中國有很多好茶,有更完美的茶文化,但是茶館不做點心,奶茶又沒檔次,高端點的茶餐廳,名不副實地不賣茶。可能中國沒有tea time這個概念吧。我覺得應該會有比咖啡廳更大氣,格局更高的喝茶地方出來。(你看,咖啡廳里才能有點情調的喝茶,中國話就是這么有意思)
【不全之所】
@云南靜一號普洱茶:茶室,望文生義且又名副其實地,不過就是一間小房間,甚至只是一座小草屋。而近來,許多茶道流派的大師,紛紛根據自己心目中茶室的構思,對傳統擺設改弦易轍,將大量中國元素納入其中。如此一來,數寄屋也可以有“虛空之所”或“不全之所”的意思。就其材質特性無法持久,目的也只是建來盛載一時涌現的詩意而言,茶室不啻是間“時興之所”;就它在滿足當下所追求的美感之外,便完全不做多余的裝飾擺設而言,茶室確實是間“虛空之所”;就它刻意留下一些未竟之處,交由想象力來加以補足而言,正足以作為一處崇拜“缺陷”的圣地,因此也的確是間“不全之所”。
【憑什么說你生產的就是好茶?】
@普洱雜志社:如何評價一款普洱茶的優劣,一款普洱茶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特質,才能稱得上是一款好的普洱茶呢?有哪些指標可供參考和衡量?每一個品牌,每一家普洱茶企業,都想做出好的普洱茶賣給消費者,因此每一家企業都一定有一套“什么是好的普洱茶”的標準,并遵循這個標準進行產品規劃和生產,如果沒有一個可以描述,可以公開的標準,那怎么說得清楚你的產品就是好產品,你的茶就是好茶呢?或者說憑什么說你生產的茶就是好茶呢?
【愛茶人的態度】
@帶劍行者:了解茶味,是一個愛茶人應有的態度,是在茶之中找尋真實與愉悅的途徑。茶味是自己的事情,各人喝茶各人飽。鑒賞茶味,要拋棄故紙堆,不要簡單地用“醇厚”、“較醇厚”來判斷茶味,而應該沉浸在茶湯中細細覺知,茶湯會給我們全面的信息,看我們能夠吸收多少了。
【世相】
@EC品牌觀察:【入華三十載的肯德基 能否用創新和數字化“吃定”年輕人?】肯德基就快要迎來自己進入中國市場的三十周年紀念日了,當美國本土的肯德基餐廳還在靠現金和刷卡結賬時,移動支付和自助點餐已經成了中國肯德基餐廳的標配,電子禮品卡、手機點唱機、這個快要90歲的品牌玩的不亦樂乎。
@Hermann中國零售微博:【香港設計界泰斗高文安開的西北風味面館My Noodle】今天深圳好友小米帶我來華僑城創意園的My Noodle,今天點了一碗刀削面,的確很好吃,可能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環境也可能是最美的。高文安在這里還開了很美的咖啡館、花店、意大利Gelato、酒吧、小首飾工藝品集合店,還有一家健身房,變現能力真是強啊!
@Hermann中國零售微博:【9個品牌集體改名,只為顛覆你對餐廳空間的想象】1、場景再定義:消費者喜歡的不再拘泥于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所處的場景,以及場景中自己浸潤的情感;2、不是所有的場景設計都是增長引擎:這要取決于發力的精準度,這將直接關系到品牌的上升空間,大或者小,正或者負;3、精準的表達,取決于意義的挖掘:從原點去思考問題。重新塑造“ 1 ”的意義,餐廳場景才有可能被重新定義。via掌柜攻略
@EC品牌觀察:【羅輯思維擬融資9.6億元 知識付費是不是好生意?】羅輯思維擬融資 9.6 億元的消息曝光,財務數據披露,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一季度凈利潤分別為1860萬元、4462萬元和3805萬元,但其付費產品也不斷收到粉絲的質疑,被指責抄襲、內容不專業,以及標題黨嚴重等。
@全球博物館:古瓷片作為瓷器的一部分,雖殘缺但這些碎瓷片依舊具有豐富的藝術文化價值。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