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風起正清明,
游子尋春半出城。
——宋·吳惟信
清明前后,臨滄雙江,飄香的茶山,引得人摩肩接踵。
一波一波的愛茶人,從五湖四海蜂擁而來。
尋春,踏青,覓茶。
那屹立千年的茶山,散發百千年茶香的古樹,和那勤勞樸實的茶民,最是讓人心馳神往。
走茶山,看茶樹,采新葉,做新茶。
置身于茶山深處,暗透幽香的古茶樹一熏,滿身清香。
遠來是客,相識即朋。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夜晚,農家小院,竹籬邊,茶農小舍,圍爐煮茶待客人。
爐火正旺,茶情已濃。
萬壑松堂主人盧君茂森,借花獻佛,在茶農寒舍,習藝煮茶,用布朗族世代相襲的待客茶品——糊米香茶,招待遠方的茶客。
布朗族糊米香茶,以糯米、掃把葉、紅糖和采自千年古茶園原生態的曬青毛茶為料,用甘甜清澈的純天然山泉溪水煎煮而成。其味清香甘甜,色澤暗紅濃郁,具有消炎、解疲、消食健胃等功效的藥膳用茶,也是一道布朗民族敬奉賓客的禮儀茶飲,素有頭泡獻天地,二泡敬賓朋之說。
糊米香茶,泡制程序也極其講究:
先將土制茶罐烘烤備熱,放入糯米,將其炒至發出濃烈的糊香余味,再加入曬青毛茶和適量的紅糖以及掃把葉進入綜合拌炒,炒至茶梗發黃、發泡,然后倒入沸騰的山泉溪水,稍煮片刻,即可飲用。
布朗族熱情好客,每到人家,自會得有若上賓般待遇。
糊米香茶,只有在茶山這樣樸厚情濃的布朗族茶民家里,才得一飲。
圍爐夜話,暢敘茶情。
爐火殷紅,罐中水沸,茶氣氤氳……
給客人斟一杯,相品共酌,身寬心慰,愜意自在。
最是那低頭一品的舒心清嘗,勝過那仰首豪飲千杯的佳釀。
裊裊茶煙,濃濃茶情。
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
一罐糊米,接待四面八方客;
數盞香茶,緣結五湖九州情。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