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顆種子,發芽破土,到開枝散葉。酸堿適宜,營養豐富的土壤,溫和的氣候,蔭涼的日光,云霧滋潤,成就了一片葉的傳奇。
細細考究,好茶出產之地,多是風景秀美之處。不說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至少也是良茶擇地而生,享盡天時地利。
第二次生命 來自人
鮮葉離開了樹,帶著自然的養分,采摘、攤涼、萎凋、殺青、揉捻……茶人的雙手成就了它,使它成為真正意義的“茶”。
所有的步驟都浸潤著茶人的匠心。
黃茶比綠茶,多一道“燜黃”的工藝,就多了幾十個小時的耐心守候。傳統制法里,“燜黃”每小時都需要翻炒,至少需要48小時方可完成,繁復辛苦。
第三次生命 來自你
茶被投入壺中,以熱水注入,翻滾、舒展、散發,茶與水融為一體,重獲生命。
因為有你的賞識,茶才迎來了生命中最為璀璨的綻放。
從溫杯燙盞開始,每一個沖泡的步驟都充滿了儀式感。
適宜的投茶量,適宜的水溫,因為你的喜好,在口感上變幻出或濃或淺的層次。甚至與鮮奶、花果不期而遇,在素淡的茶杯里演繹出繽紛爛漫。
新茶,如未經世事的少年,多了些躁熱,少了些沉靜,需要時間的打磨。
綠茶、巖茶,熬過數日數月的靜置孤獨,棱角漸平;普洱、黑茶,等待成年累月的分解轉化,悄然重生。
從青澀到醇厚,是你一直在等候。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