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甚愛茶,可能是傳承了我的先輩們的習慣。茶是許多中國人飲品的第一選擇,它味道清淡而有醇厚之感,可使人解乏解酒,素為中老年人所喜愛。在青年人中愛茶的人并不很多,可能是青年人不善于品察茶中所蘊藏著的種種精華。與其他青年人不同,我對茶葉的喜愛是極大的。當然,我不敢說我能將茶的種種精華和玄妙全都知曉,但是我喝茶的過程中卻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又是這些道理使我更加喜愛喝茶。
將喝茶與人生聯系在一起即是我所品味出來的。茶葉的初態往往是將其水分榨干的緊縮狀,是用新的開水來泡,這樣才能使茶葉全部舒展開來,恢復其原有的姿態。本來緊縮的茶葉漂浮在熱水之上,這即是泡茶時茶葉人生的第一個階段。雖然茶的味道并沒有立即沖溢出來,但是在這種溫熱的環境下,茶葉不久就有所變化。回想人生的第一階段也就是如此。在我們還沒有獲得知識時,我們的性格、知識結構等內部條件都是空虛的,好似茶葉開始的干癟狀,一點“味道”都沒有,但是外部條件已經在潛移默化地使你的內心發生變化。茶葉人生的第二階段,茶葉雖然已經有所舒展,漸漸有點味道,但是仍然不免使人覺得滋味似乎不夠,中年人的生活與此有些類似。中年人的文化修養與知識內涵已經比較豐富了,在經歷了社會上的種種事情后,顯得比青年人更加成熟。但是中年人也有自己的不足,過多的“吸收”水分,甚至到了追名逐利,使得自身更加沉重與不堪重負,加劇了自己向著“杯子”前進的速度。茶葉在水分的浸潤下,全部的葉身都已經展開,但是卻身不由己的落到了杯子的底部,味道有了,但是卻已經換不來最初的那種漂浮在人生之外的輕松與快樂。當人們已經步入老年,就像是沉底的茶葉一般,用盡了全身的力氣,獲得了一生中所有的名聲、地位,顯得有一種飽經滄桑的成熟,但是不知在何時,他們就像那作廢了的茶葉一樣被歷史所拋棄。這就是茶葉的沉淀史。我想它與人生的成熟史略有幾分相同,我不敢說我的比喻恰當,但我覺得這其中確有相似之處。
人生越過越有滋味,而茶葉也是越久越有韻味。人生就像茶葉一般。青年人的輕松,中年人的勞累,老年人的樂安天命,似茶葉在水中浸泡一樣,他們表現的像是一個生命過程。人的一生價值是什么,有人說是名利,還有人說是為了實現自我,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茶的生命“價值”即在于被人品味。這可能有些荒謬,人生的價值似乎還不如茶的價值大,至少我的頭腦有這樣的想法,但我想這不能被稱之為“灰色的人生觀”。因為在生活中確實有許多人的生存“目的”使我不敢茍同。也許我們缺少的就是茶葉的那種幾分平靜與平凡吧。人生獲得的太多,失去的也就太多。所謂“人生庸俗”的問題與我本身探索人生價值的出發點有所偏差。也許生活就應該是“庸俗”的,是平凡的,就像茶葉慢慢的在水中下降一樣。但平凡的不一定就是庸俗。就像茶葉在水中下降得很平凡,但它確實突現了自己應該完成的自身價值。品味人生從某種角度來說,就其人生價值的多少來評判似乎不太公平,以我看來,人身價值的實現才是品味人生的唯一標準。
還是那句話,茶葉的沉淀越久越有韻味,人生越過越有滋味。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