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在一片社會話題的熱議中,迎來大結局。很多人嘲笑這部劇毀三觀,應該改名叫:我的前半生靠自己的男人,我的后半生靠閨蜜和閨蜜的男人。這其實也是很多在看完《我的前半生》后,看完《歡樂頌》后壓抑的原因。因為在這些故事里,如果不靠他人(主要是男人),女人們的奮斗永遠不可能實現。
拋開這部劇來說,也拋開羅子君的人設,今天我們單純地來說說馬伊琍,不論演技如何精湛,只從女人、妻子、母親的角度看看她是怎樣把局面操控成她想要的樣子的。
其實,有很多時候,不得不承認,婚姻就是一杯茶。茶冷了,茶熱了,茶濃了,茶淡了,千人泡茶有千人的方式,千人品茶有千人的品法,評說別人的生活很簡單,經營自己的婚姻卻很難。
很多人認為,馬伊琍能夠接《我的前半生》這部劇真的勇氣可嘉,畢竟這部劇與她的人生有著一定的雷同,這等于自揭傷疤。
現實中,馬伊琍大文章九歲,文章在公眾場合總會說自己是馬伊琍背后的小男人,而馬伊琍一向也以大女人的形象示人。馬伊琍為文章生下第一個女兒后,文章曾高調宣稱,“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情就是我的女人叫馬伊琍。”
然而當我們都還在為他們婚姻感到高興之時,馬伊琍為文章生下了第二個女兒后,出軌的新聞猶如一陣寒風,吹冷了熱茶。
想象一下那時的馬伊琍應該會比羅子君更加震驚,為了家庭,一句“且行且珍惜”讓人知道馬伊琍其實背負了比羅子君更多的委屈,這些委屈最終換來了浪子回頭。
茶涼了,你可以將茶倒掉,也可以將茶加溫、加水,或是再續上幾片清香。強者的厲害從不在于泡好一壺熱茶,而是茶涼了,茶味不再了,總是能再續上一壺溫熱的清香。
自從生下小女兒后,馬伊琍拍攝《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之際,經常被評論身材走樣,身形發福,甚至還胸部下垂,更有個別惡毒的網友說馬伊琍是爛身材,活該文章出軌。
對此,馬伊琍從沒有惡言相向,只是在微博上解釋道:因為邊拍戲邊哺乳一直到殺青,加上哺乳期媽媽不能穿任何緊身或塑形內衣,只能穿松垮沒型的哺乳內衣。回復一出,網友們紛紛立即聲援馬伊琍,當母親不容易。
很多人以為馬伊琍只懂得一味的忍讓與妥協,只懂得“且行且珍惜”,面對老公出軌完全沒辦法。她只是比我們想的更長遠了,沒有人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不能為了一個小三讓孩子沒了爸爸,這樣不值。
姚笛曾在微博發了一條“煲湯”的微博,自稱賢惠。隨后,馬伊琍用一段“破衣說”諷刺,并被網友稱贊這才是真賢惠。對于一件破皺衣服來說,根本就沒有要可以把它燙平的需要,說白了就是沒有必要為一件破衣不安于室,和它計較也是自降身價。
在《我的前半生》之前,馬伊琍熱映的應該就是和文章聯合出演的《剃刀邊緣》。文章說自己差點錯過,“那會兒我剛拍完《少帥》,對電視劇有點恐懼,因為體量大、戰線長,覺得太累了,所以本子到我手里并沒有急著看”。而馬伊琍一看到劇本就越看越喜歡,還推薦給文章,正是由于馬伊琍這樣的賢內助,文章才當即決定接拍。
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泡茶雖易,品茶不易,且飲且珍惜!馬伊琍的度量真不是任何一個女人都可以有的。也讓大家明白了當年的“且行且珍惜”其實是對不易的婚姻看的多么透徹和家庭的長遠利益作出了多深思熟慮的思考。
馬伊琍說,“我曾一度活得像唐晶,什么都不能成為我事業的絆腳石。”拍《奮斗》時,夏琳讓馬伊琍明白了“強勢到底,最后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而羅子君則讓她意識到自省、自查的重要性,“當你要承認你身上是有問題的,是特別難的一件事。”
拍戲以外,馬伊琍平時的消遣就是讀書,外界問題一律不管,但有事絕不怕事。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妻子,作為一個女人,馬伊琍都是成功了,失敗的只會是不懂珍惜她的人。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