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緣細密銳齒,葉身最薄,毛茶多呈淺綠、黃綠色。相較前三者,茶園茶的茶性最烈、茶質則多數較薄,香氣最揚,口感刺激性也最強,回甘快卻留存較短,水薄甜而較不穩定。以現在云南學界業界所認同的茶種改良,朝向香氣揚而水輕甜的趨勢十分明顯,隨著市場不斷擴大,綠茶化口感也隨之被初學者所接受。
云南當地學者及制茶業界所認為的好茶種,就是茶葉中內含物質含量高,即氧化與聚合反應基質也高。這與臺灣市場以香氣口感評鑒其茶質優劣方式明顯不同。1985年開始以勐海大葉茶、景谷大白茶、云抗10號、云抗14、云選9號、云瑰、矮豐等改良品種茶做為主要推廣種植的普洱茶種。
野生型野生茶
茶葉因種生而容易變異。嫩葉無毛或少毛,葉緣有稀鈍齒、或全無鋸齒。因葉片革質肥厚,不易揉捻成條索,毛茶顏色多呈墨綠色。主副葉脈粗壯而明顯,茶菁多呈墨綠色。茶性滑柔而質重,香氣深沉而特異,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回甘長且穩定。許多野生型茶菁苦而不化,當地少數民族稱之為苦茶,容易導致腹瀉,并不適合飲用;野生型茶種能適合做茶品者反而較少。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