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湯色,與渥堆質量、發酵程度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那么怎樣從湯色辯別普洱茶優劣,下面就講講湯色辯別普洱茶優劣。
褐色:茶湯黑中透紫,紅而亮,有鮮活感。葉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較醇和,"九成熟"的熟普常見此湯色
紅色:湯紅艷,欠亮。是熟茶發酵程度較輕的表現。葉底多呈暗紅透青綠,滋味往往較苦澀。"五成熟"的熟普常見此湯色
紅亮:茶葉湯色不甚濃,紅而透明有光澤。稱"紅亮",光澤微弱的,稱紅明。葉底多呈暗紅微黃,滋味較"釅","六成熟"的熟普常見此湯色。
紅濃:湯色紅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葉底多呈紅褐柔軟,滋味較醇和,"七成熟"的熟普常見此湯色。
黑褐:茶湯呈暗黑色,有鮮活感。葉底色多呈黑褐質硬,滋味較醇和,"九成熟"以上的熟普常見此湯色。
黃白:茶湯微黃,幾乎接近無色。葉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條"滋味平淡是發酵過度,已經"燒心"的熟普了。
紅褐:湯色紅濃,紅中透紫黑,勻而亮,有鮮活感。葉底多呈褐色欠柔軟,滋味較醇和,八成熟"的熟普常見此湯色。
觀茶湯
與品鑒葡萄酒一樣,在品飲普洱熟茶前需要觀察茶湯的顏色。普洱茶湯色要求紅濃明亮,深紅色為正常,黃、橙黃或深暗的湯色均不符合要求,如湯色橙黃或深暗是“發酵”工藝掌握不好,發酵不好或發酵過度均可出現此種情況。湯色混濁不清,屬品質劣變。
茶湯顏色鑒別:稱取試樣茶5克,置于250ml的標準審評杯中,沸水沖泡5分鐘。
新茶期:栗黑(1-5年)
醇化期:暗栗(5-10年)、深栗(10-15年)、栗褐(15-20)年、栗紅(20-30)年。
陳茶期:深紅(30年以上)。
普洱熟茶的香氣類型,其方式和方法與其它茶葉的嗅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經過“渥堆發酵”的普洱熟茶,香氣獨特,總的規律是:“以陳香為主導,透其他植物特殊香氣”。
出產半年左右的普洱熟茶,“水氣”基本消失,“陳香”凸顯漸占主導香型。此時,香氣類型因原料差異和儲存環境的變化而復雜多樣,主要有“棗香”、“參香”、“果香”、“桂圓香”、“檳榔香”等。
一年以上的普洱熟茶,陳香濃郁,香氣漸趨純正。受不同儲存環境的影響,香氣類型復雜,常見的有“樟香”、“桂香”、“棗香”、等。
普洱熟茶的香氣的具體有陳香、荷香、焦糖香、甜香、參香、棗香、桂圓香等。成熟期普洱熟茶香氣劃分:
普香(1-5年)、梅子香(5-10年)、桂圓香(10-15年)、參香(15-20年)、藥香(20-30年)、陳香(30年以上)
喝滋味
普洱熟茶的主要味道應該是醇和、爽滑和回甜的。
醇和:味道清爽帶甜、鮮味不足、刺激性不強。
爽滑:爽口,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性,不苦不澀,滑與爽口有定的相同意義,“滑”與“澀”反意,茶湯入口有很舒服的感覺,不澀口。
回甜:茶湯濃而刺激性不強,普洱熟茶的味韻暖甜,茶湯入口有明顯的回甜味。
“醇渭”是陳年普洱茶的滋味,一般普洱熟茶的滋味用“醇和”來形容足矣。普洱熟茶忌苦、澀味及酸味,如有上述味道均屬發酵不好的低品質熟茶。
優質味道:甜、潤、厚、滑。
不良味道:霉、酸、苦、澀。
看葉底
葉底主要看嫩度、色澤、勻度,側重勻度。因為勻度好,葉底色澤均勻一致的,表示“發酵”均勻。相反,葉底如有“焦條”葉張不開展,甚至葉底碳化成黑色,表明“發酵”堆溫度過高,發生“燒心”產生焦條,這種情況下,一般湯色較淺,滋味淡,葉底如有“青張”(夾雜青色葉片),說明后發酵不勻,滋味苦澀,無陳香味或陳香味不足,是品質較差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