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葉底”辦別
茶葉鑒賞中,評定葉底(茶渣)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因為,浸泡后的茶葉(葉底),能真實反映茶葉原料的“本來面目”,通過分析葉底狀況,不但能判斷出茶品原料~茶青(鮮葉)的生長發育情況(如:是否生長旺盛、是否有病蟲危害、采摘特點等),更能判斷制茶技術工藝的優劣。
評定葉底一是靠嗅覺辨別香氣,二是靠眼睛判別葉底的老嫩、勻整度、色澤和開展與否,同時還觀察有無其它雜物摻入。
其方法是將沖泡過的茶葉倒入專用的葉底盤(也可以是杯蓋等平面物體)里,倒的時候要注意把細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蓋的茶葉倒干凈。注意拌勻、鋪開、撳平,觀察茶葉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勻整齊、色澤狀況、撳按葉底感覺茶葉的軟硬等(如感覺到不明顯時,可用茶湯清洗茶渣,撳平后,將茶湯徐徐倒出,使葉底平鋪或翻轉看)。如果用一般的盤子看葉底,則可加清水漂洗,讓葉張漂在水中,觀察分析。
評葉底時,要充分發揮眼睛和手指的作用,手指按撳(輕壓的意思),判斷葉底的軟硬、厚薄等。再看芽頭和幼嫩葉片的含量、葉張卷攤、光糙、顏色及均勻度等。
而云南作為茶葉圣地,有著深厚的地理和歷史淵源。普洱茶的主產區為今云南思茅、西雙版納、臨滄等地。這里山巒起伏,溪澗縱橫,云霧繚繞,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具有發展茶葉生產的自然條件,堪稱得天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