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洱茶發酵程度的描述,常用“幾成熟”來表示。普洱茶渥堆發酵過程中,茶胚的色澤、滋味不斷發生變化。不同發酵時間、不同發酵程度的普洱茶,葉底和滋味是截然不同的。普洱茶的“幾成熟”,常根據品評滋味、觀察葉底來判斷。
普洱熟茶常見的湯色有:
紅艷:湯紅艷、欠亮。
這是熟茶發酵程度較輕的表現。觀察葉底,多呈暗紅透青綠,滋味往往較苦澀。
紅亮:茶葉湯色不甚濃,紅而透明有光澤。稱“紅亮”,光澤微弱的稱紅明。
觀察葉底多呈暗紅微黃,滋味較“釅”。六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紅濃:湯色紅而暗,略呈黑色,欠亮。
觀察葉底,多呈紅褐柔軟,滋味較醇和。七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紅褐:湯色紅濃,紅中透紫黑。
勻而亮,有鮮活感。觀察葉底,多呈褐色欠柔軟,滋味較醇和。八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褐色:茶湯黑中秀紫,紅而亮,有鮮活感。
觀察葉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較醇和。九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黑褐:茶湯呈暗黑色,有鮮活感。
觀察葉底,色多呈黑褐質硬,滋味較醇和。九成熟以上及完全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黃白:茶湯微黃幾乎接近無色。
觀察葉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條”,滋味平淡,是發酵過度,已經“燒心”的普洱茶。
發酵程度:
一、重度發酵:
發酵程度:7~8成
葉底:呈黑褐色或更深的顏色,葉底碳化較為明顯;
優點:極大了提升茶湯的甜度,粘稠厚實感;
缺點:苦底加重,葉底活性度降低。
雖然重度發酵可以取得一款優秀熟茶厚實順滑,甜度尤佳的極大好處,但同時已經將茶品的生命縮短了很多倍。普洱茶的越陳越香是有一定的條件和時限的,所以普洱茶后期的自我陳化過程是需要葉片本身含有的內質依然存在才能繼續轉化,判斷這種內質是否存在就看葉底的活性度,這個是關鍵中的關鍵。葉底完全碳化干枯,沒有任何韌性時,此茶就已經過了老年期,開始終了了。
所以選擇普洱收藏就建議大家一定要鑒別茶品葉底的活性度,首先看葉底顏色辨別發酵的工藝,重度發酵到底是否可取,建議不要取,因為后期的存放意義已經不大了。
二、輕度發酵:
發酵程度:5~6成
葉底:呈淺褐色,與采用半發酵工藝的紅茶葉底類似;
優點:極大提升了葉底的活性度,回甘也明顯增強;
缺點:苦、澀味殘留較多,略帶雜味,陳香不夠純正。
發酵其實就是一個快速使其普洱茶長大的過程,因為現代人都不能等,都希望盡快領略到普洱茶的厚、滑、甜、香、氣、韻。輕度發酵可以延長熟茶的生命,而且還可以提高回甘生津的強度,但缺點也是致命的,因為普洱熟茶需要的是純正的陳香,輕度發酵會使熟茶的陳香不夠純正。
三、適度發酵:
發酵程度:6~7成
葉底:深褐色;
優點:能得其熟茶純正陳香,葉底活性度較佳,湯甜粘稠厚實醇滑,回甘較好;
缺點:可以說較少,這是最良好的發酵工藝。
世界上魚與熊掌兼得之事甚少,但此種發酵工藝是稀罕之例。適度發酵即可取得重度發酵的厚實飽滿之湯及甜度,還可取得輕度發酵中十足的葉底活性度及回甘,還兼得其純正的陳香,又可避開重度與輕度的缺點,實為美不勝收,但好的發酵工藝就像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一樣,這樣的發酵工藝也是很少發酵師才具備的,因為這需要很多年的發酵經驗。
普洱茶的功效:
普洱茶熟茶功效一:養胃暖胃
因為的三重功效是經過后期的制作讓普洱茶熟茶的性變溫,當普洱茶熟茶進入人體腸胃后就會對胃部產生保護功效,故經常飲用普洱茶熟茶可以養胃暖胃護胃之效,很適合飲食不規律的人群。
普洱茶熟茶功效二:降血脂
現已有很多醫學實驗表明,持久喝普洱茶熟茶可以把血脂下降30%左右,而飲用其他茶水在同樣的時間卻沒有相同的效果,足可以證明普洱茶熟茶這個降血脂的功效。
普洱茶熟茶功效三:減肥瘦身
普洱茶熟茶可以把人體腸內的油膩油脂有效去除,會增加大腸的蠕動速度,有效通便利水,從而達到減肥效果。
普洱茶熟茶功效四:增強免疫力
普洱茶熟茶的活性成分是紅茶素、茶褐素、黃茶素、維生素C等,再加上在加工過程中會對這些活性成分有提高作用,維生素C會提高,這些物質對于人體增強免疫能力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