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方舟子致癌說的文章后,許多茶界的天天抨擊他本人,用語言說了很多普洱茶理論知識,雖然這么多人在抨擊,但是市場反響貌似還是沒有起來,為什么?在文章里說了,普洱茶沒有二次污染的不會致癌,而喝了有二次污染的茶容易生病,那么也就是說,普洱茶買了年份的中期茶很有可能出問題,因為你沒有去檢測,這跟倉儲非常有關系,也跟原料,工藝非常有關系,而普通人很難辨別真偽。懂茶的人明白,在同樣條件下,好品質的普洱茶存儲比差品質的普洱茶保質期長,這也就是為什么號級茶留存現在的原因之一。
都說普洱茶是健康的,那么怎么辨別普洱茶好壞的方法呢?仁易說茶提供初步的方法,幫助大家在市場選購時候找到稍微可以的茶。
以普洱茶產品來說,純料新茶認為沒有問題的茶,目前最低市場價格在300到800之間為標準,原料采用的是天然小樹,或者有機原料,季節從頭春到春尾甚至夏茶,按照山頭名次優劣價格區分,這是最低的了,拼配可以再往下走,但是肯定拼的是有問題的原料。什么是有問題的?施肥較多,可能生態,工藝有問題,詳細的話可以通過視頻我來說,你自己來撬茶分清楚給你說清楚,70%準確率。
言歸正傳,選擇茶餅:
1,先看餅的上下左右正反面,顏色是否均勻,如果不均勻,是分幾個區塊,餅整體正反的顏色不一致程度超過30%,并且左右顏色是明顯區別,或者分布在不同區域,那么這款茶工藝不嚴謹,既然不嚴謹了就需要注意了。
2,正反面,看看正反面的條形,如果等級不一致,那么說明是灑面茶,行業中,灑面茶是被承認的,但是作為號級茶來說,雖然也是拼配,但是根本不承認這種工藝,傳統的認為這等同于作假,詳細的還是在高級階段,通過喝才能明白。
3,撬茶,通過撬茶,看看里面等級與外面等級是否一致,如果里面的茶等級也不一致,那么這種茶叫做包心茶,在號級茶來說,包心茶屬于作假行為,但是現代工藝屬于正常。
通過以上1,2,3我們可以大致判斷該茶的品質了,接著通過試茶判斷,100度,沸水連珠,干凈的茶具同時比對喝,前面五泡正常泡,快出快沖不算數,茶湯從沖泡到公道杯,低于10到15秒的不算,第五泡,這一泡悶2分鐘,就明白。
接著,自己判斷這幾個不均勻地方的好壞優劣,最終通過喝來判斷。
有人說,我拼了老茶,有人說我拼了熟茶,又有人說我拼了中期茶,仁易說茶問問各位,一款品質茶有你這么做的?像瘌痢頭一樣東一塊西一塊,如果口感香氣差不多就算了,那天差地別呢?
作為包心茶,那么300元真的不值,有人說,我里面等級差的是古樹,那有多少人知道是古樹?您來說一下這么做,如果是真正健康的古樹,新茶耐泡度多少?
綜合結論,普洱茶無采造之法,因此作為拼配,如果是為了成本考慮,自然不會用好品質的原料,如果工藝與生態不好的茶拼入其中,很難保證越陳越香,自然不會有“可以喝的古董”再現,也就不會說茶有藥用價值了。一般來說,市面上的200以下的茶,存儲價值不大,基本是這些茶組成,但是還有很多商人為了賺錢,以次充好,希望大家留個心。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