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能夠越陳越香是建立在,茶品中是否保留大量的酶等活性物質。而茶品的原料、制作工藝對這些物質的保留起著決定性作用。在優質原料的前提下,溫度是決定酶等活性物質能否留存的關鍵。如:殺青中的溫度、毛茶干燥時的溫度以及蒸壓成形后使茶品干燥的溫度等。本文主要講述的是:如何辨別出以兩種不同的毛茶干燥方式,即曬干和烘干,所制成的普洱茶。
曬青具體指將揉捻后的茶菁裝進簸箕、或直接放在清掃好的曬場上,以陽光晾曬,使茶葉含水在8%左右。曬青的溫度在60℃以下,持續時間較長。并且曬青保留了茶葉中大量的酶等活性物質,為茶品后續轉化提供有利條件。
烘青是將揉捻后的茶菁置入機器烘干設備中,以提升溫度來使茶菁快速干燥。經過烘青的茶菁,含水量在4%-6%之間,干燥時間較短。且經過烘青的茶葉,茶葉中的酶等活性物質大量失去,無法為茶品的后續轉化提供豐富物質基礎。
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出烘青的普洱茶含水量低于曬青的普洱茶,且茶葉中的活性物質含量存在較大差異。這是第一個區別,接著我們將具體回答茶友的提問:"怎么去辨別普洱茶是烘青還是曬青?"。
我們主要利用以下四個方法去辨別:
以普洱餅茶為例。
1、觀察茶品外形
利用烘青工藝制成的普洱茶,蒸壓成形,自然晾干后,因為茶菁中活性物質從毛茶時含量便少。存放3-5年后茶品內的活性物質進一步減少,無法將條索緊結在一起,甚至會出現餅面松散,條索不能很好地緊致在一起的情況,同時茶條易從餅面上脫落。
曬青工藝制成的普洱茶,壓制成形,自然晾干后后。因茶菁葉的活性物質留存較多。存放3-5年后,茶品中的活性物質與空氣發生氧化反應,逐漸溢出膠質物,使茶條凝聚,緊致。茶品看上去條索清晰緊結,不會出現自由脫落的現象。且曬青工藝制成的普洱茶隨著在后期存儲時間的加長,通常存期在十年及以上的茶品,餅面又會呈現由緊致到松散的變化。
2、識別茶品顏色
二者在顏色上存在較大區別。
曬青工藝制成的普洱茶,新茶期,呈現墨綠色,白色茶毫顯著且不會隨風四散;存儲5年以上的茶品,呈現黃褐色,白色茶毫顏色變淺。存儲10年以上的茶品,呈現棕褐色,白色茶毫轉為金黃,餅面油潤有光澤。
3、聞茶品香氣
曬青工藝制成的普洱茶,因經過太陽中紫外線對葉綠素、茶多酚等物質的作用后產生獨特香氣。且香氣會隨著存儲時間的增加而變化,如出現花香、蜜香、果香、菌香等一系列香氣,同時香氣沉穩濃郁,無雜味。
烘青工藝制成的普洱茶,經高溫后,香氣物質被完全激發,從剛開始的濃烈高揚,隨著存儲時間的增加而逐漸減弱,甚至無香氣。
4、品茶品滋味
茶品經品嘗后,能夠透露出許多消息。滋味最能區別出曬青和烘青。
曬青工藝制成的普洱茶,沖泡后茶湯金黃清透,入口均能感到苦澀,只是輕、重和是否快速化去的區別。茶湯粘稠飽滿,入口順滑,越往后品飲茶湯的飽滿度越發顯著。
烘青工藝制成的普洱茶,沖泡后茶湯黃中帶綠,入口,剛開始甜度和香氣較高,隨著泡數增加逐漸減淡,到10泡后茶滋味已經很淡,且茶湯的飽滿、粘稠度較弱。
辨別普洱茶是烘青還是曬青,的主要的四個方法就說到這里。普洱茶的烘青和曬青工藝會對普洱茶造成不同的影響,尤其是茶葉中的內含物質,有的物質在高溫下無法存活如活性酶,而有的物質在高溫下能夠較大激發出來如香氣物質。但高溫對普洱茶的后續轉化會產生不利影響,通常情況下不以烘青毛茶作為普洱茶的原料。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