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原產(chǎn)于中國西南地區(qū),中國人飲茶的歷史已經(jīng)有數(shù)千年。茶,豐富并滋潤著中國人的生活,也形成了獨特而深厚的中國茶文化。中國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的茶樹栽培史,茶獨有的醇美滋味,使其超越飲食與文化的差異,成為東西方有口皆碑的飲品。
早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中醫(yī)認(rèn)為普洱茶具有清熱、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膩、利水、通便、祛痰、祛風(fēng)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氣、延年益壽等功效。故普洱一直被譽為一種攻補兼?zhèn)涞牧妓帯?/div>
外交部長王毅在出席外交部和云南省政府在北京舉行“開放的中國:魅力云南世界共享”全球推介活動上也公開表示,自己每天都喝普洱茶,還夸贊普洱茶不影響晚上睡覺,而且對胃非常有好處。
看到這兒,茶友們的問題肯定來了,我也喜歡普洱,怎么才能買到品質(zhì)好,價格實在的云南正宗普洱茶呢?
去柜臺買?我勸您只是想想算了,中國的經(jīng)銷商模式,層層加價,到茶友手中剩的只是高價。這正是不少茶友花了大價錢卻買到品質(zhì)一般的普洱原因。究竟怎么才能買到好的普洱茶,品出自然健康呢?今天我就用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給大家說說。
1.一個誓將普洱茶價格透明化的“瘋子”
如今,隨著一些不良商人混進(jìn)普洱界進(jìn)行淘金,茶農(nóng)們辛苦采摘的茶葉被茶商收購,再轉(zhuǎn)手高價賣給茶友,令人又氣又恨!勐舍茶莊為了源頭尋茶制茶,走遍了云南大大小小所有的茶山,翻山越嶺,只為尋找最優(yōu)質(zhì)、最實惠的普洱茶,始終保證品質(zhì)第一、在沒有中間商的情況下,以低于市場的價格,讓茶友品到正宗的普洱茶。
2.源頭尋茶制茶,消滅所有中間環(huán)節(jié)
高山云霧出好茶。臨滄境內(nèi)群山起伏,平均海拔在1700米左右,這里終年云霧旋繞,氣候潮濕,青山綠水,茂林修竹,層巒疊嶂,森林覆蓋率高達(dá)88%以上,綠化率達(dá)96%以上,常年云霧繚繞。
近幾年來,喜歡普洱茶的人越來越多,但許多茶農(nóng)的生活,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容易,不良茶商收茶的價格越壓越低,一年到頭辛苦忙碌卻什么也得不到,反而是茶商轉(zhuǎn)手賣到外面,價格就能翻好幾倍。
勐舍一心想讓更多的人喝到真正的普洱茶,避免中間商,并讓利于茶農(nóng),窮了幾輩子的茶農(nóng),終于慢慢富裕了起來。
源頭尋茶,消滅所有中間環(huán)節(jié),將普洱茶價格透明化!《普洱茶品鑒白皮書》,贈予愛普洱的你,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免費領(lǐng)取。
2008年6月7日,云南省“普洱茶制作技藝(即貢茶制作工藝),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3.好茶源于好工藝
采茶、萎凋、殺青、揉捻、曬青……每年從3月到11月,我們就要把自己浸在深山茶林間,在濃郁的茶香中,揮灑著汗水和勞動,眼見著一片片嫩芽在自己的手中發(fā)酵、沉淀,蕩去了青澀,留下古樸的色澤和醇厚的香味。
第一步:采茶
高大的古樹茶,只能通過人工采摘,必須注意選擇優(yōu)良品種,良好的栽培管理,把握茶菁采摘時機與方法,采得茶菁要妥善處理,這樣采得的茶葉口味才能更好的保留、以此來沖泡的口感更是綿香細(xì)滑。
第二步:萎凋
采摘下來之茶須于日光下攤曬,或利用熱風(fēng)使茶菁水分適度蒸散,減少細(xì)胞水分含量,以軟化茶葉在太陽下慢慢曬干,讓茶葉能均勻的接收到太陽的能量。在中醫(yī)看來是得了天地間的陽氣,對人體大有裨益。
第三步:殺青
茶菁萎凋至適當(dāng)程度即以高溫炒青破壞葉中酵素活性停止發(fā)酵的繼續(xù)進(jìn)行,并可除去鮮葉中的臭青味,而鮮葉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
第四步:揉捻
將炒青后之茶葉揉捻,使其滾動并形成卷曲狀,由于受到揉壓,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擠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沖泡時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湯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樣。
第五步:曬青
把揉捻好的茶葉放在太陽光下自然曬干(曬干后的茶葉成為毛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葉中的有機和活性物質(zhì)。而曬干的茶葉表面細(xì)胞空隙最大,有利于在發(fā)酵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熱量。
第六步:壓型
根據(jù)成品的要求把曬青毛茶稱足重量用蒸汽蒸濕,放在不同模具里壓成形,如餅茶。
第七步:晾干
將成型茶葉至于陰涼通風(fēng)處,待茶葉干燥后即可成型。
第八步:包裝
普洱茶包裝采用純手工制作的棉紙,手工包裝,手工棉紙透氣性強,利于長時間存放。
4.匠心好茶·邀您賞析
三分原料、七分工藝,好茶葉一定是出自好工藝和好生態(tài),純手工制作,使每餅普洱茶都有故事在里面。
一位資深茶友,品過我們的茶后,還分享一首打油詩:“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充分說明了古樹普洱的茶香及耐泡性。(來源:品茶一時間,圖片來源:說茶網(wǎng)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