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把我私藏的普洱茶拿出來看了一眼,這一看差點把我嚇壞了,表面長了一層“白霜”,十分懷疑是發霉了,就拿到一個專做普洱茶的朋友看了看,她說沒問題,是最近天氣比較潮濕,注意存放就可以了。小編還是覺得不放心,在網上尋找了關于普洱茶“發霉”的一些知識,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普洱茶在存放過程中會出現“白霜”現象,這并不能說是霉變,而是普洱茶后期發酵的結果,粵港臺地區的人稱之為“白條”,是微生物的遺留物,“白霜”是普洱茶本身氧化酵素發生作用的結果,俗稱「茶單寧」。味苦,具有消炎的作用,是茶物質逐漸氧化的結果,在學理上稱這種現象為自然氧化作用。所以白霜并非外來的霉菌,也是發酵過程中一個正常的程序,白霜產生的過程中,茶葉本身的單寧酸也會慢慢的發酵氧化,以致茶中的苦澀味漸漸被有益的物質所取代,茶水也會由菁轉黃橙,在三到五年更使茶水由黃轉紅,最后變得美味甘甜的陳年普洱茶!
白霜只會在茶餅表面,如果茶餅打開后,發現內層有白色物,還有聞起來有濕霉味特重或是剝開就會有冒煙,就很有可能是發霉的茶,而不是陳年普洱。
而“霉變”的茶會產生黃曲霉,很多不法商人利用黃曲霉去冒充“金花”(冠突散囊菌),這里我們也說說“金花”與霉變。
“金花”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催化茶葉中的淀粉轉化為單糖,催化多酚類化合物氧化,使湯色變得棕紅,消除粗清味。金花能產生一種酶,促進茶葉中的蛋白質,茶多酚的轉化成紅褐色的特殊精華物質,這種物質甘甜爽口,能改善人的陰陽平衡,增強人體機能,抵擋疾病入侵。金花是沒有營養的,它的作用是產生一種酶來幫助茶葉中的蛋白質,淀粉,多酚類物質的轉化成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普洱熟茶屬于黑茶類,小編也只見過一次普洱茶長“金花”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安化黑茶中比較常見。
黃曲霉:普洱茶發酵或者存儲不當,特別是在南方,容易使漂浮其中的黃曲霉大量繁殖,外觀也呈黃色片狀分布,在人為的作用下,也可以造成“金花”的樣子,但黃曲霉是完全有害的,研究表明黃曲霉與消化系統腫瘤,如肝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相關性,花生、瓜子、米面等食品保存不當在南方容易出現黃曲霉,黃曲霉毒素耐高溫,無法經過高溫煎炸烹調消除,而且一旦進入人體,會結合在肝細胞核內,將黃曲霉的基因片段鑲嵌進我們人體肝細胞的基因里,從而造成原癌基因的激活轉化為癌基因,如果此時免疫力正好長期低下,癌細胞就可以存活下來伺機作亂。
區分霉變與金花:霉變茶湯色碳黑或棕黑并渾濁,味道有極強霉變的嗆人氣味,4-5泡后湯色極淡且依就渾濁,而有金花茶的茶味更適口,并有圓順爽滑口感,有金花特有甜香,茶色紅亮,不混湯且耐數十泡味不減而色不衰。
看到這里,您能區分“白霜”,“金花”,與“霉變”了嗎?(作者:寒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