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素來以特有大葉種而聞名,普洱茶有明確的地理標識,由普洱茶區生產的茶,必須以公認普洱茶區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后發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才能稱之為普洱茶。
大葉種到底有多大?
那么何為大葉種?大葉種究竟有多大?如此受到強調與重視又是何因呢?主要還是因為大葉種茶樹鮮葉中所含多酚類物質較多,而小葉種茶樹鮮葉中所含氨基酸和蛋白質較多。對于普洱茶而言,其豐富的內涵物質(以茶多酚為主)是其后期轉化的必要條件。因在自然陳化或人工發酵過程中,主要是茶多酚中的主要物質兒茶素的轉變,兒茶素經氧化形成茶黃素、茶紅素及茶褐素等物質,形成了普洱茶獨特的口感滋味及保健功效。
大樹茶
茶樹類別有很多種分類方法,如按照樹型可分為喬木、小喬木和灌木型,按照發芽遲早可分為早生種、中生種及晚生種……在眾多分類方法中,有一種方便理解又容易記住的方法,就是按照葉片大小可分為特大葉類、大葉類、中葉類和小葉類四類:
特大葉類:S>60cm2(葉長>14厘米,葉寬>5厘米);
大葉類:40cm2<S<60cm2(葉長10.1--14厘米,葉寬4.1--5厘米);
中葉類:20cm2<S<40cm2(葉長7--10厘米,葉寬3--4厘米);
小葉類:S<20cm2(葉長<7厘米,葉寬<3厘米)。
注:(S為葉展面積)
依上述分法,顯然普洱茶的要求在葉展面積40cm2以上。
勐庫“大葉種的故鄉”
走進滇西雙江縣的小鎮勐庫的時候,似乎才發現,就是這普通極了的喬木型植株身上,隨手摘一片葉,長都在13.8-21.9厘米,寬5.8-9.0厘米之間。順著葉面強隆起的脈線,可以尋找到葉齒疏淺鈍的姿容。每一位勐庫的茶農閉上眼睛也都能說出勐庫大葉種茶育芽力強、芽葉肥壯、持嫩性強的品質。
勐庫茶的分布雙江縣茶樹樹齡在120年以上的古茶園80%都分布在勐庫的東半山和西半山。東半山和西半山凡200年以上的古村寨,村村都有人工栽培型古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