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方田黃印章,章長寬皆為2.5厘米,高2.3厘米,重75克,帶原配古舊紅木盒。印章整體為淡柔黃色,鮮而不俗,具備溫、潤、細、結、凝、膩這“六德”。邊款有“乙卯春鈍丁”5字。
鈍丁為何人?筆者進行了細心的考證。終于發現可能是清代篆刻大家丁敬。丁敬(1695年至1765年),字敬身,號硯林、鈍丁等,浙江杭州人,精鑒別,富收藏,好金石文字,常來往于揚州、杭州,搜訪石刻,成《武林金石錄》。篆刻取法秦漢,并吸收何震、朱簡之長,參以隸意,用切刀法刻印,別具面目,為“西泠八家”之首,是浙派篆刻藝術的開山鼻祖。從印章邊款“乙卯春鈍丁”五字考證,制此印時為1735年即雍正十三年,那年丁敬41歲,屬盛年篆刻藝術巔峰期。看印文一枚為“張”字,另一枚為“心畫”兩字。張氏為何人難于考證,“心畫”為閑章應該肯定。杭世駿《道古堂集》云:“敬身分隸皆入古,而于篆尤篤嗜,非性命之契,不能得其一字”。由此推斷,張氏為丁敬德至交好友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