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品有扇片21片,比之上述牙雕女扇略大,亦是晚清時的作品。兩邊的兩片較厚,雕得細膩亦深,系用象牙制成,而中間的19片系用獸骨制成。經過漂白、上蠟、雕刻、磨光等一系列工藝的獸骨與象牙交錯混雜在一起,以冒充牙雕,不易察覺。
然將真、仿兩把女扇作一比較,就可看出仿品的扇片厚,雕工粗,這與骨的粗澀、脆性的質地有密切關系,因而決定了它的工藝極限,鏤空與絲紋比之純牙扇粗得多。再仔細比較骨與牙的扇片,骨色枯白,有細小的棕眼,無光澤和滋潤感,從而略顯笨拙。
真、仿兩把女扇在工藝上都用了透、鏤雕與浮雕相結合的手法,該類技藝發端于廣州,是廣東牙雕中常用的手法。透雕是在平板材料上按設計圖案進行拉花鏤刻,再結合浮雕手法進行雕刻,形成玲瓏剔透之美。成熟的透雕為鏤雕的重現奠定了基礎。鏤雕技法宋代已有,最著名的是“象牙球”。象牙球的加工技藝至晚清已被廣泛運用到其他雕飾上,這兩把女扇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