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稿:刺繡人物肖像需先將繡料上好繃架,然后用筆勾描繡品如果和原稿同樣大小,照樣上稿即可,如果繡品尺寸要比照片大,則先將照片放大,然后再按照片放大后的紙稿上稿。
2.繡頭部:繡頭部應該先繡眼睛,然后鼻子,再繡眉毛。額頭和嘴,后繡臉部、耳朵、頭發以及頸部。頭部的色彩及其復雜,各人膚色不同,所以配的線色彩也不能固定,必須根據所繡制的對象而用線。因此,繡制時特別應注意以下問題。
3.繡眼睛:俗話說畫龍點睛,刻畫人物的表情,大多以表現眉目為主。要根據繡稿中的各人眉眼神態,繡品要達到傳神寫照的目的。一般來說,男子眉粗,女子眉細。不能出現絲毫差錯。否則要造成似象非象的嚴重后果而失敗告終。
4.繡鼻子:鼻子沒有眉眼表現豐富,但因為它是隆起的三角形狀,其明暗深淺都關系到眼膛顴骨的形態,所以措置也必須適當。要根據鼻子的高低,陰暗面,皺紋,肌肉豐滿程度需運用明暗襯出。這里關鍵是要掌握好用線的深淺。否則就會使鼻子變形。
5.繡嘴:嘴和眼睛一樣,也起到了表現各種狀態的作用,繡時必須十分精確。根據各人的嘴形,繡制時要分出上下兩個部位,用針分出口縫,但不可太齊,需略有參差,口縫處及陰暗處用比較深的線。上層中間凹溝唇中,應當依照光度用深色線顯出。有胡須的在稀處加繡,密處留下部位。線色的搭配必須仔細注意。
6.繡上額:額有中間凹下,有廣額圓凸,光線明暗各不相同。可以用比較深的線分上下參差用針,老人要繡出皺紋前額與頭發交接的地方需稍微參出,免得頭發和額頭分界太清,達不到一定的效果。
7.繡耳朵:繡耳朵輪廓、耳殼都要依絲線的明暗用深淺色線襯出。耳垂肥厚的,應當把耳垂邊緣繡得深些,平面處繡得淺些,以顯出耳垂豐滿。耳孔里用深色線繡,使其顯出效果。
8.繡頭發:繡頭發要注意兩點。第一,注意頭發的梳理方向;第二,注意頭發的絲線,因為頭發的美觀,全在絲線顯出,發際宜稍參差,不可齊如刀切。
9.繡頸項:頸項肌肉豐盈,需依照明暗用深色線繡出。要取得效果就要用交叉針繡,色彩則要摻和。
10.繡手足:繡全身人像的手足,必須先繡其陰暗面以及分出指、掌,然后再繡出明亮面。在針法上,用長短針參錯,在色彩上,筋凸起的地方用淺色筋兩邊用暗色。
11.繡衣服:繡衣服先要注意衣褶皺紋。人體胖瘦不同,可以從輪廓深淺和凹凸的皺紋上觀察體味出來。注意根據衣服的質地不同,衣褶皺紋不同用深淺不同的線色和長短針顯示出來。
12.繡背景:背景如果是天,就要注意光線的明暗,表現出霧氣或云氣的變化和光線來自何方。用線要粗一些,色彩需使面部顯現,連接明部的可配以暗色,連接暗部的可以配以明色。為了防止損害顏面的色彩,通常使用褐色和灰色等線。背景 如果是花草、樹木、石頭、地毯或陳列品之類的,可以參照其他針法繡出。
對光:人像繡得真不真,主要在于光線明暗的表現。刺繡者在繡時需要時常對光,即將畫稿和繃面放在同一水平線上,對比二者的差異。因此對光是繡人物肖像關鍵重要的一項工作。
總之,藝術在于創新,藝術在于開拓。人物肖像繡的針法運用也在于創新開拓,讓我們共同為促進刺繡事業發展而去創新、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