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泛指象牙。牙骨雕刻自遠古至近代、現代都有,名家輩出,尤以象牙雕刻最為突出,并形成顯明的地區藝術風格。
在諸多的工藝美術中,象牙雕刻是具有獨特風華的一大門類。我國的象牙制品起源非常早,約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最初的象牙制品只是一種實用工具。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出現了裝飾用品并形成了牙雕工藝主流。
商周時期,牙骨雕刻的發展亦和青銅器一樣,由華麗繁密演變成簡樸典雅,凝重結實,樸實無華。至周代雕刻工藝已成為一門正式的手工業被記載下來,并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
隨著時間的推移,滄桑的演變,自漢至唐大約一千余年的時間里,封建統治崇尚奢侈的生活,牙雕藝術品更成了炫耀他們財富的象征。
宋元時代的牙雕工藝已有相當的規模,皇室、官府設有專門從事雕刻作坊,牙雕工藝向充滿世俗化、裝飾化傾向發展。宋代的工藝美術崇尚典雅,清幽。此時牙雕工藝的技術個性特色很鮮明,體現了藝術家精湛的刀法技藝和精巧的雕刻工藝。而元代的牙雕工藝則轉向較為工細的方向發展。
明代的牙雕工藝,由于建立了君主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士大夫階級受西方產品、科技的影響,視野在不斷拓展,生活追求奢侈,豪華風雅,進而促進了傳統工藝的裝飾性、藝術性的不斷提高發展,雕刻工藝也逐漸發達起來。
明代牙雕在元代牙雕的基礎上吸收了竹、木、犀、石、磚的雕刻工藝特色。在北京、長江下游、東南沿海得到了迅速發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象牙雕刻的獨特面貌。同時也成了清代牙雕賴以繼續發展的立足點。
清代牙雕繼承了明代的傳統,并把牙雕工藝發展旺盛,特別在生產技術和藝術創造方面大有發展。期間,雕制了大量的精美、實用、美觀以及富有想象力的藝術作品。總之,清代牙雕工藝水平已十分高超,技法也十分完備,制作工藝裝飾精細而又略帶瑣碎,這就是當時代表清代牙雕工藝的總體態勢概況。
常見的牙雕技法:
象牙雕刻作品所以精美絕倫,人們喜聞樂見,爭相收藏,并以擁有而自豪,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藝術作品和雕刻技法的多樣化。立體雕、圓雕、透雕和鏤雕、淺浮雕、高浮雕、微雕、平面微雕也就是本人從事的象牙淺刻平雕,又稱之象牙淺刻。不同的表現藝術、題材、作品來源于不同的工藝操作流程,不同的制作工藝和嫻熟而又不近相同的雕刻技法,也形成了不同地區的雕刻風格。如精細、玲瓏剔透的是廣州立體牙雕;古樸、典雅的是北京牙雕;充滿濃厚文化氣息的是蘇州牙雕;空靈、剔透的是海派牙雕,爭艷斗芳,各有千秋。更值得提出的是近二十年來,常武地區的象牙淺刻譽滿全國內外,人才輩出,技法精湛,大量的象牙淺刻作品在全國屢獲大獎,大有勝出于藍之勢。風格別異。
象牙淺刻工藝品的制作與創作:
象牙淺刻是牙雕藝術中的一大門類,它不同于立雕、浮雕之類。它與我國的中國繪畫息息相關,它能再生中國畫所能表達的一切題材內容,遠古近代人物山水花鳥走獸,表現藝術更為廣泛;三十年的象牙淺刻微雕生涯使我對牙雕淺刻藝術有著更多的理解和經驗積累。
在近代平面雕刻上人才眾多,具有成就代表的人物有江都于碩,無錫薛佛影、梁溪等人,他們作品人物刻劃精細,線條流暢,山水墨色濃淡有序,遠近深淺一任自然。
時過境遷,今天牙雕事業的發展,技藝的提高,特別使近數十年來單我象牙平雕淺刻業就已人才輩出。特別是在我常武地區,中青年象牙淺刻大師大有人在,他們技法精湛,風格各異,作品構思新穎,不落俗套,技法獨特創新,精品佳作層出不盡。近年來本人所創制的一些象牙淺刻作品也頗受大家歡迎,如清明上河圖、紅樓夢人物圖、水滸英雄譜、五百羅漢、仙佛圖、百美圖、百子圖、三國演義、仿古山水、唐寅、沈周等名家名畫,現代山水觀瀑圖、陽秋紅葉、創作山水江山無盡圖等等(大多已被國內外收藏家收藏),完成制作每件成功的藝術作品,除了自己要有高超的雕刻技藝外,必須對作品的表現對象、作者的表現意圖、藝術特長風格和主題反映、思想內涵,要有透徹的解析。本人在象牙淺刻全國大師精品展銀獎作品“清明上河圖”的雕刻過程中,要求的不僅是形似、神似,更要對這幅場面宏大且又刻畫精細,布局繁華且又井井有條的這幅不朽的長卷風俗畫主題內容和當時社會的時代背景要有所了解,對作者的創作意圖、布局構思、作者所處時代的社會政治、金融、商貿、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要有基本解讀,然后再通過自己對作品的理性認識,用不同的刀法技藝,精心打造,刻畫出作者作品所需反映的思想內涵和當時社會的精神風貌。好作品除了構思精妙、刻畫精細,更要有思想,有生命力。
創作,搞作品創作,不管是人物山水或其它,首先除了你應有完整宏觀的布局構思和豐富的想象力(當然這些都是勤于平時寫生創作的積累)、高超的表現手法外,最主要你所創作的作品要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要有明確的主題,讓人能讀懂并能接受。創作,何謂創作,是在傳承前人的表現技法基礎上,作品要有自己的技術表現風格、自己的個性、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精神面貌。
刀,雕刻的工具。盡管門類不同,總難舍一把刀,象牙淺刻也不例外。創作一幅作品,除了要有良好扎實的繪畫基礎和對中國畫理論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好扎實的刀法應用技術,以刀代筆。它有別于中國畫用筆,筆墨到處,自然滲化滋潤。而牙雕作品必須對用刀、刀法有很好的掌握,懂得不同刀具的線條應用:勾刀(高掛游絲);平刀(變化萬千)。本人在創作江山無盡圖山水畫時,充分掌握利用線條變化不同的刀法技藝,勾、皴、刮、點,近山勾皴擦,遠山點又刮,濃淡枯潤任我取舍,很好地顯示中國畫山水的質感、美感,體現出中國山水畫的韻味。 氣韻生、霧已動、幽谷靜、飛流急、松翠疊、峰巒擁、云煙飄渺,欲去還來,說到盡處更無盡,云浪風摧又至,江山無盡。
時代的進步發展,帶來工藝事業地不斷攀升,頂級的藝術佳作又不斷涌現,人才濟濟正當時,好發揮。但是縱觀國際形勢,由于人為的種種借口、阻礙、原材料受控,幾千年的中國牙雕工藝事業,藝術寶庫中光輝燦爛的一顆明珠行將殞落,何去何從,實非下人之能而能為之,愿政府或有關部門能有所作為,扶持這門獨特而曾輝煌的牙雕工藝事業!